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共有50mL空氣,如圖.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
請根據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 mL.
(2)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 (寫出其中一種) .
答案 分析:
(1)根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計算.
(2)根據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能使氣體與紅磷充分接觸回答前一空;根據紅磷與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性質書寫方程式.
(3)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回答.
解答:
解:(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z約為21%,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內共有50mL空氣,則氧氣的體積為50mL×21%≈10mL.
(2)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能使氣體與紅磷充分接觸,以便耗盡裝置內的氧氣;紅磷與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為4P+5O22P2O5.
(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原因:裝置漏氣,裝置冷卻后空氣可進入裝置,或裝置本身容積有限,測量體積時誤差造成的影響過大等.
故答案為:
(1)10;
(2)使注射器內的氧氣充分與紅磷反應;4P+5O22P2O5;
(3)裝置漏氣等(合理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按下圖裝置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探究,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碳酸鈉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_____(填“左”或“右”)偏轉.該反應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
質量守恒定律.
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能是21世紀最理想的能源,但制氫還沒有想出真正合適的方法,右圖是電解水制氫的簡易裝置圖。
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水實驗所用到的電源是 (填“直
流電”或“交流電”)。
(2)甲管生成____________氣體,b應接電源_____________極。
(3)檢驗乙管中氣體的方法是 。
(4)理論上甲、乙兩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為________。
(5)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佛山市某學校化學研究性小組欲對水電解實驗進行研究,實驗步驟如下:
佛山市某學校化學研究性小組欲對水電解實驗進行研究,實驗步驟如下:
(1)按右圖實驗裝置連接好儀器后,往水槽中加入蒸餾水后,接通電源,發現在電極兩端只有極細小的氣泡慢慢產生,這說明 。
(2)當小王向水中加入少量白色A物質后,發現電極兩端有氣泡迅速產生,但發現通電一段時間后,負極產生的氣體與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于2︰1,請解釋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 。
(3)本實驗加入A的是為了 。
(1)按右圖實驗裝置連接好儀器后,往水槽中加入蒸餾水后,接通電源,發現在電極兩端只有極細小的氣泡慢慢產生,這說明 。
(2)當小王向水中加入少量白色A物質后,發現電極兩端有氣泡迅速產生,但發現通電一段時間后,負極產生的氣體與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于2︰1,請解釋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 。
(3)本實驗加入A的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B、C、D、F分別是五種含有氧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D、E是兩種黑色固體,F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試推斷:
(1)用化學式表示:C物質是 ,E物質是 .
(2)D物質是(填化學式) ,從物質類別上看D屬于 物,在上述反應中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G是初中常見的7種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
已知A、C是無色液體,B、F、G是無色氣體,其中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D是黑色固體,E在純凈的B中燃燒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符號B ,D ,G .
(2)請寫出下列變化的文字表達式和基本反應類型:
①B→F ;
②A→B+C ;
(3)E在純凈的B中燃燒,要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的是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并且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五分之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集氣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 .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 、 .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 (如圖2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已知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
(1)根據下表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2)裝置一和裝置二中氣球的位置不同, (填“裝置一”或“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兩條) ;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答案 分析:
(1)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量;
(2)從兩種裝置的區別來分析;
(3)根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的原理、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