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通過反應①后得到的物質可以判斷生成的物質;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判斷出鐵可以將銅置換出來,可以據此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根據過濾的儀器,進行分析答題;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來判斷分析并作出解答.
(5)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解答 解:(1)向鍍銅的電路板中加入氯化鐵溶液后生成了氯化銅和氯化亞鐵,即為銅和氯化鐵溶液反應的產物;
(2)鐵的活動性比銅強,所以可以將銅從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來,故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步驟②需要進行過濾操作,為完成該操作需要下圖中的Ac,同時還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物質為氯化鐵,氯化亞鐵和鐵不能反應,所以只能是氯化亞鐵和氯氣的反應.
(5)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后的得到濾渣應該為鐵粉和銅的混合物,所以加入鹽酸后,鐵要和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而銅不反應,所以至不在產生氣泡時得到的固體只有銅單質.根據“若步驟②后的濾渣為80g,步驟③中用掉了稀鹽酸250g,最后得到金屬銅66g”,則可知鐵的質量為14g,則:
設:鹽酸溶液含HCl的質量是x.
Fe+2HCl=FeCl2+H2↑
56 73
14g x
則$\frac{56}{73}=\frac{14g}{x}$,解得x=18.25g.
故$\frac{18.25g}{250g}×100%$=7.3%.
故答案為:
(1)FeCl2,CuCl2.(2)FeCl2; Fe+CuCl2═FeCl2+Cu,置換反應.
(3)過濾,Ac,玻璃棒,引流.(4)Cl2.(5)7.3%.
點評 熟練掌握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通過對實驗結果、實驗流程圖的分析,獲得對問題的判斷,體現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5℃時,a、b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
B. | 加水或升溫均可使a、b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 |
C. | 將15℃時b的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 |
D. | 15℃時分別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溫至0℃,所得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V飽和石灰水/mL | V蒸餾水 /mL | 出現現象所需時間/s | |||
開始渾濁 | 明顯渾濁 | 沉淀減少 | 是否澄清 | |||
① | 50 | 0 | 19 | 56 | 366 | 持續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
② | 40 | 10 | 24 | 51 | 245 | |
③ | 30 | 20 | 25 | 44 | 128 | |
④ | 20 | 30 | 27 | 35 | 67 | 89s后完全澄清 |
⑤ | 10 | 40 | 通3min以上,均無明顯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是一種有機物 | B. | 青蒿素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5:22 | ||
C. | 青蒿素由三種元素組成 | D. | 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能發生,所以滅火也一定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 |
B. | 堿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所以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一定是堿 | |
C. | 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CO2是酸 | |
D. | 分子、原子是不帶電的粒子,但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燃燒法區別羊毛和合成纖維 | |
B. | 海水曬鹽 | |
C. | 以大米、高粱、小麥等糧食為原料釀酒 | |
D. | 銅制品在潮濕的空氣中變成銅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