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測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來推測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相對原子質量為14。下列關于碳-14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質子數為6
B.電子數為8
C.中子數為6
D.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初三某班的同學對于化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如下探討:
Ⅰ.一方面化學給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于是他們收集到以下七種物品并進行探索。請回答:
(1)圖中用化學方法制取的物質進行生產的物品是 (填序號,下同)。
(2)圖中與人類住、行有關的是 。
(3)圖中可以食用的是 。
(4)從親身經歷中舉兩例說明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和提高生活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
例二: 。
Ⅱ.另一方面化學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挑戰:
例一: ;
例二: 。
結論:化學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在發展化學科技的同時,還應顧及對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要求物質回收或循環利用,反應物原子利用率為100%,且全部轉化為產物,“三廢”必須先處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應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 ( )
A.焚燒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B.深埋含鎘、汞的廢舊電池
C.C3H4+2H2+2CO C5H8O2 D.2KMnO4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食品與衛生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防止海產品變臭
B、為保持肉制品鮮美,在香腸中加入過量的亞硝酸鈉
C、為了讓豬生長的“瘦”用“瘦肉精”喂豬
D、蒸饅頭時加入適量的小蘇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傳統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鈣、純堿和食鹽。小組同學將這三種物質混合后加入適量的水攪拌、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
請回答20~22題。
【交流與評價】
(1)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_ 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活動與探究】
(2)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一定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于是得出該濾液中的溶質是NaCl、NaOH、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無現象,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觀察到_ ,得出了和乙同學相同的結論。丁同學為了驗證上述結論也取原濾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鹽酸,卻發現無氣泡產生。
【解釋與結論】
(3)大家經過分析找出了丁同學所用試劑與乙同學相同,卻沒有看到氣泡的原因。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經過上述四位同學的共同努力,大家終于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得出了正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艱辛的努力,終于提出了現代元素周期表的雛形。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圖,請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一個水分子共有________個質子,________個原子核。
(2)我發現如下規律:
①化學反應中,第Ⅰ縱行的元素比較容易________電子(除H外);第Ⅵ縱行的元素比較容易________電子,都通常達到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可見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________數。
②從原子結構方面看:同一橫行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數;同一縱行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數。
③核電荷數為19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找出物質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區別,從中發現規律,這是我們學好化學的一種基本方法。下面是5種含氮元素的化學式:
A.N2 B.NH3 C.N2O4 D.N2O E.HNO3
請回答:
(1)5種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是________(用序號表示)。
(2)仔細觀察,在這5種物質中,你還可以發現其他幾個規律,請你寫出其中的兩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提到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減少能量消耗,從而降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經常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具
B.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大量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用具
D.廣泛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