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 | Na | Mg | ① | Si | P | ② | Cl |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子半徑(×10-10m) | 1.86 | 1.60 | 1.43 | 1.17 | ③ | 1.02 | 0.994 |
最高正價 | +1 | +2 | ④ | +4 | +5 | +6 | ⑤ |
最低負價 | -4 | ⑥ | -2 | -1 |
分析 根據表格中各項的變化規律:第三周期元素從左至右依次為Na、Mg、Al、Si、P、S、C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大;原子半徑依次增大;最高正價從+1到+7,最低負價從-4到-1,結合化合物的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解答下列各題.
解答 解:(1)⑤處是氯元素的最高價,即其原子結構中最外層的電子數,為+7;⑥處為磷的最低價,即磷原子形成穩定結構所得電子數,磷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所以易得3個電子而達到穩定結構,所以磷元素的最低價為-3價;故填:+7;-3;
(2)由表中信息可知:元素原子的半徑逐漸增大,③處的數值介于1.02-1.17之間,故填:1.02-1.17;
(3)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價數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故填:最外層電子數;
(4)①是鋁元素,常顯+3價,②是硫元素,常顯-2價,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S3;故填:Al2S3.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的有關知識,注意把握元素周期表的遞變規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剩余物備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無色體放出 |
②取步驟①所得固體物質,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 | 固體物質部分溶解,并有無色氣體放出,溶液呈淺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