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學從S+O2SO2中獲得以下信息:①該反應反應物是硫和氧氣;②反應條件是點燃;③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個數不變;④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保持不變;⑤參加反應的硫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其中正確的信息是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⑤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指出右圖中傾倒鹽酸操作中的錯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時,小明不慎將試管底部打破一個小洞,他將破試管廢物利用,用來組裝成了一套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還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你認為能達到目的是( )
A.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制氧氣
B.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C.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D.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用過量的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酒精燈上加一網罩的作用是 ;
(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寫出①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最能說明試管中反應已完成的實驗現象是
(填序號) 。
A.①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B.②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②中還有氣泡冒出 D.②中不再有氣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丙可能是單質
B.在該反應中丁一定沒有參加化學反應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位同學利用圖中的裝置,圍繞“用稱量的方法驗證化學反應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實驗條件”這一探究目的開展活動。
【實驗步驟】①如圖所示,甲將白磷和反應裝置、乙將裝有稀鹽酸的小試管和碳酸鈉粉末的燒杯,分別放在兩個托盤天平上,并用砝碼使天平平衡。丙對石棉網和打磨干凈的鎂條進行稱量。
②三位同學分別利用裝置進行化學反應。
③甲、乙同學在反應結束且甲的裝置冷卻后,將反應裝置及裝置內的物質放在反應前使用的托盤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丙同學實驗結束后稱量石棉網和石棉網上氧化鎂的質量,比較反應前后質量。
【實驗分析】
(1)請你仿照示例,完成實驗現象的記錄和分析。
實驗現象 | 實驗原理 | 實驗結論 | |
甲同學 | 4P+5O2 | 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 |
乙同學 |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該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 |
丙同學 | 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反應前后稱量質量不相等 | 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
(2)通過對上述實驗的對比分析,甲乙兩位同學發現丙同學的實驗現象是正確的,但結論卻是錯誤的。在實驗操作完全正確的情況下,請分析導致丙同學實驗前后稱量質量不相等的原因有 。
【實驗結論】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溫室效應有功有過,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CO2,下列有關認識錯誤的是 ( )
A.CO2能使干燥石蕊紙花變紅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低碳”是指較低的CO2排放
D.溫室效應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已知銅粉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銅).
(1)根據下表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
(2)裝置一和裝置二中氣球的位置不同, (填“裝置一”或“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實驗過程中,注射器如何操作? .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兩條)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