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根據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進行分析;
【猜想】根據反應的程度進行猜想:恰好反應、一種物質完全反應,另一種物質有剩余進行分析;
【進行實驗】根據酚酞遇堿變紅,在中性和堿性環境中不變色來進行解答;
【反思與拓展】(1)根據實驗的結論進行反思;
(2)根據鹽酸的化學性質和氯化鈣中也含有氯離子進行分析;
(3)根據除雜的原則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Ⅰ、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
Ⅱ、【猜想】反應可能是恰好反應,只有氯化鈣(猜想二)、也可能是一種物質完全反應,另一種物質有剩余,若氫氧化鈣過量,則含有氫氧化鈣和氯化鈣(猜想一);若鹽酸過量,則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猜想三);
【進行實驗】因為酚酞遇堿會變紅色,而結論是猜想一不正確,即不含有氫氧化鈣,故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無明顯變化(或溶液不變紅色);
根據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即含有鹽酸和氯化鈣,其中的氯化鈣溶液可以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沉淀,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因為碳酸鈣在鹽酸存在的情況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碳酸鈉先和鹽酸反應產生氣泡,再和氯化鈣反應產生沉淀;
【反思與拓展】(1)因為可能是完全反應,也可能是一種反應物過量,所以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的用量;
(2)因為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顯酸性,故用pH試紙測定pH應該小于7,能夠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成紅色,但不能和排在氫后面的銅反應,雖然能夠和硝酸銀反應產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鈣也能夠和硝酸銀產生相同的現象,不能選擇,故選:ac;
(3)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鈣.
故答案為:I、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可能是CaCl2和HCl;
【進行實驗】溶液無明顯變化(或溶液不變紅色);先有氣體產生,后產生沉淀;
【反思與拓展】(1)反應物的用量;
(2)ac;
(3)石灰石(或CaCO3).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反應以及實驗設計的能力.設計實驗時,可以從反應后的產物和其有關的性質著手;注意氯化鈣中的鹽酸只能用碳酸鈣除去.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食物 | 蘋果 | 葡萄 | 玉米 | 牛奶 |
pH | 2.9~3.3 | 3.5~4.5 | 6.8~8.0 | 6.3~6.6 |
A. | 玉米 | B. | 蘋果 | C. | 葡萄 | D. | 牛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⑤⑥ | B. | 只有③⑤ | C. | 只有③⑥ | D. | 只有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