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題干信息結合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來分析;
(2)天然氣、煤、石油屬于化石燃料;
(3)根據表格數據來分析;
(4)根據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分析判斷;
(5)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及碳循環來分析.
解答 解:(1)有題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的溫度不至于太冷,所以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沒有被凍成冰球;故填:由于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的溫度不至于太冷;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酒精不屬于化石燃料;故填:ABD;
(3)1900~191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但是溫度呈下降趨勢;1940~198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迅速增大,但是溫度變化不明顯,二者均能支持小威說法;故填:AC;
(4)人類為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采取的措施有:開發新能源、植樹造林或將碳封存起來;故填:碳封存(答案合理);
(5)A.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錯誤;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環處于平衡狀態是至關重要的,故正確;
C.人類過多的工業活動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環的平衡,故正確;
D.當碳循環的平衡狀態被破壞時,大自然并不能完全自我修復,超過大自然自我修復的能力,就會引發自然災害,故錯誤.
故填:B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溫室效應的形成原因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的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
B. | ![]() | |
C. |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L | B. | 15L | C. | 40L | D. | 50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方案 | 一、測溶液pH | 二、滴加Na2CO3溶液 | 三、滴加AgNO3溶液 |
實驗操作(先取適量實驗后的廢液與容器中) | ![]() | ![]() | ![]() |
實驗現象 |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 有氣泡冒出 | |
實驗結論 | 稀鹽酸已經過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70℃,KNO3的溶解度為144 | |
B. | 70℃,A點對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59% | |
C. | 可通過升溫的方法使B點處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 |
D. | A、B、C三點對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順序依次為C>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石油等都屬于混合物 | |
B. | KNO3、CO(NH2)2都屬于復合肥料 | |
C. | CH4、CH3COOH都屬于有機化合物 | |
D. | 鋅、鐵元素都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