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現象或事實,用分子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 )
現象或事實 | 解釋 |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斷地運動 |
B | 熱脹冷縮 | 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
C | 氧氣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
D | 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 |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 |
專題: |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
分析: |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
解答: | 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解釋正確,說明分子不斷地運動,故A正確; B、熱脹冷縮的解釋錯誤,分子大小是不變的,改變的是分子的間隔,故B錯誤; C、氧氣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解釋正確,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則物質的性質不同,故C正確; D、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解釋正確,在化學變化中水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構成氫分子,氧原子構成氧分子,故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則D正確. 故選B. |
點評: | 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熟練記憶分子和原子的性質.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
(1)寫出圖中標號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欲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用符號)為 ;
(3)已知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常溫下可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用符號)為 。在實驗室中用 裝置作氣體發生裝置,用過氧化鈉和水反應來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所選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寫管口字母)a →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是一種常用的干燥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物質之一。它與我們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有廣泛的用途。下面三個實驗中都用到水,我能說明水的作用。
A、硫在氧氣中燃燒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C、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A瓶中的水: 。B瓶中的水: 。C瓶中的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勻,如智利富藏銅礦,澳大利亞多鐵礦,山東的黃金儲量居我國首位,但從整個的地殼含量的多少分析,最豐富的金屬元素是( )
| A. | Fe | B. | Al | C. | O | D. | S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央視“3.15”特別節目曝光,某品牌肉制品中含瘦肉精.已知某種瘦肉精的化學式C12H19Cl3N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 | 該瘦肉精是混合物 |
| B. | 該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
| C. | 該瘦肉精由碳、氫、氯、氮、氧五種元素組成 |
| D. | 該瘦肉精由12個碳原子、19個氫原子、3個氯原子、2個氮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教材設計的木炭還原氧化銅試驗的裝置如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我校的小明同學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出現黑色粉末堵塞導管的現象,請你提出解決方案 .
(2)小紅同學在試驗結束時先將導氣管從試管B中取出,然后熄滅酒精燈.她這樣做的理由是 .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卻是試管A中的紅色固體迅速變黑.請你通過改進裝置圖并敘述操作順序避免這一現象發生.(可以畫圖表示,也可以文字敘述)
(3)通過改進裝置圖并按照正確的操作順序小紅終于完成了該實驗.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內的發生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出現的現象及原因解釋正確的是( )
| A. | 石蕊變藍;二氧化碳使石蕊變色 |
| B. | 石蕊變紅;二氧化碳使石蕊變色 |
| C. | 石蕊變藍;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石蕊變色 |
| D. | 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石蕊變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