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甲、乙實驗小組完成的相關實驗.
甲小組:利用右圖裝置研究燃燒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步驟Ⅰ:燒杯中盛有80℃的熱水,分別在燃燒匙和燒杯中導管口放置一小塊白磷,塞緊瓶塞..
步驟Ⅱ:用注射器向瓶內推入適量H2O2 溶液
(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二氧化錳起 作用.
(2)實驗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燒匙和燒杯中水下的白磷均不燃燒,原因分別是 、 ; 推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 .
乙小組:哪些因素影響著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探究實驗1: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 體積 | 水溫 | 二氧化錳質量 | 現象 | 結論 | |
試管1 | 5% | 5mL | 冷水 | 1g | 氣泡緩慢冒出 | 其它條件相同 時溫度越高 反應速率越快 |
試管2 | 5% | 5mL | 水 | 1g | 大量氣泡迅速 冒出 |
探究實驗2: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 體積 | 二氧化錳質量 | 現象 | 結論 | |
試管1 | 15%(常溫) | 5mL | 1g | 氣泡緩慢冒出 |
|
試管2 | 15%(常溫) | 5mL | 1g | 大量氣泡迅速 冒出 |
實驗反思:生活中的用品可以代替一些實驗儀器,注射器可以代替實驗室中的 儀器.
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科學探究. | |||||||||||||||||||||||||||||||||||||
分析: | 甲實驗:(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生成水和氧氣; (2)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燃燒的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 乙實驗:探究實驗1:根據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只改變溫度,其它條件不變進行解答; 探究實驗2:根據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只改變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其它條件不變進行解答; 實驗反思:根據實驗儀器的用途進行解答. | |||||||||||||||||||||||||||||||||||||
解答: | 解:(1)H2O2稀溶液與MnO2接觸時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方程式是:2H2O2 (2)根據燃燒的條件可知,燃燒匙中白磷不燃燒是因為未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燒杯中白磷未燃燒是因為沒有與O2接觸;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氣,氧氣通過導管進入燒杯,所以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且白磷燃燒; 乙實驗:探究實驗1: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只改變溫度,其它條件不變,所以實驗方案是:
; 探究實驗2:根據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只改變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其它條件不變,所以實驗方案是:影響
; 實驗反思:生活中的用品可以代替一些實驗儀器,注射器可以代替實驗室中的膠頭滴管(或量筒、集氣瓶、分液漏斗、長頸漏斗等)儀器. 故答案為:甲實驗:(1)2H2O2 (2)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沒有充足的氧氣;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且白磷燃燒; 乙實驗:探究實驗1:試管1:15%;試管2:熱水; 其它條件相同時,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 反思:膠頭滴管(或量筒、集氣瓶、分液漏斗、長頸漏斗等). | |||||||||||||||||||||||||||||||||||||
點評: | 此題考查燃燒的條件、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壓強的變化等知識,有一定的難度.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視黃醇對治療夜盲癥有重要的作用,化學式可表示為C20H30OX,相對分子質量為286.下列有關視黃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視黃醇屬于氧化物 B.視黃醇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3
C.視黃醇的化學式中X=2 D.視黃醇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 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
| B. | 加熱蒸發過程中,當溶液蒸干時停止加熱 |
| C. | 使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先加小的砝碼再加大的砝碼 |
| D. | 傾倒液體時,試劑瓶口緊挨著試管口快速倒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B.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
D.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氣體比負極產生的氣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對應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在花園中可聞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CO2分子說明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與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毫升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D.冰受熱變為水,水受熱變為水蒸氣說明分子可以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①化學變化常有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②分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③單質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④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物理變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A. | ③⑤ | B. | ①②⑤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題后橫線上簡要說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⑴滴管取用試劑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傾倒細口瓶里的液體試劑時,標簽沒向著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試管刷刷洗試管時,用力過猛。__________________。
⑷實驗剩余的藥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