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小亮同學將一稱重后的銅片伸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待溶液顏色變藍后,取出銅片直接稱量,發現其質量增加了ag。請回答:
(1)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取出銅片后,燒杯內溶液質量減少了______克。
(3)小建同學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取出銅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蕩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生成,則可推斷濾液中的溶質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校九年級化學興趣小組對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反應后的廢固和廢液成分產生了濃厚興趣,進行探究實驗。
(收集信息)(1)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 (2)氯化鈣溶液顯中性
(猜想)小聰認為 廢液的溶質中只含有CaCl2一種。
小明認為廢液中的溶質有兩種,它們是CaCl2和_____。(填化學式)
(實驗)為了證明小聰和小明的觀點誰正確,設計以下兩種方案并進行實驗,請參與其中,補全下表的填空。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取少許廢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少許酚酞試液 | 溶液_____色 | 小聰的觀點正確 |
方案二:取少許廢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 | 產生氣泡 | 小明的觀點正確 |
(結論)通過對實驗現象分析,你認為_____的觀點正確。
(反思)小明認為實驗“方案一”不嚴密,不足以說明小聰觀點正確,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一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在不同時刻,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對分子質量為丁的2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甲的質量(g) | 乙的質量(g) | 丙的質量(g) | 丁的質量(g) | |
反應前 | 64 | 10 | 1 | 16 |
t時刻 | 16 | 43 | b | d |
反應后 | 0 | a | 37 | 0 |
A. 該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B. b等于28
C. a等于44D. 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種含有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鈉,還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將其進行去渣、去臭處理后,可以轉化為廁所沖洗用水。
(1)采用________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用________(填物質名稱),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處理,進行再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的
A. 制作計算機芯片的材料硅是一種非金屬
B. 食用蘇打餅干可緩解因胃酸過多引起的不良癥狀
C. 低碳生活提倡使用不含碳元的物質
D. 圖書資料失火可用干冰滅火減少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物質中:a食鹽;b純堿;c碳酸氫鈉;d碳酸鈣;e燒堿; f生石灰;
(1)可用作洗滌劑的是(化學式,下同)_____;
(2)可用作調味劑的______ ;
(3)可用作補鈣劑是____;
(4)可用作食品干燥劑的是________;
(5)可用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________;
(6)爐具清潔劑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種,其化學式為C10H14N2,下列關于尼古丁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尼古丁的分子中氫、氮元素的質量比是7:1
B. 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C. 尼古丁是由26個原子構成
D. 尼古丁中氫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確操作是獲得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寫出下列實驗情況產生的原因: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浸入水中的導管口沒有氣泡冒出_____。
(2)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木炭伸入集氣瓶后很快熄滅_____。
(3)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實驗結束時,發現集氣瓶壁炸裂:_____。
(4)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紫紅色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空氣是成分固定不變的氣體
B. 空氣的成分按質量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
C. 帶火星的木條一定能在含氧氣的集氣瓶中復燃
D. 利用氧氣和氮氣沸點不同,工業上可以用蒸發液態空氣的方法獲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