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物理變化中分子不發生變化,變化的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大小.
(2)過濾是將不溶于水的固體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的方法.而蒸發是將溶于水中的物質中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的方法.蒸餾是將兩種液體利用它們的沸點不同將兩者分開的方法.
(3)水的天然循環一般包括降水、徑流、蒸發三個階段.降水包括雨、雪、霧、雹等形式;徑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動著的水流,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蒸發包括水面蒸發、植物蒸騰、土壤蒸發等.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
(4)根據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以及正氧負氫進行分析;根據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發生改變,原子不發生改變進行分析;
解答 解:
(1)落在地面上的雨水的分子獲得太陽的能量后,運動加快,間隔變大,克服了分子間的作用力,變成水蒸氣,大量的水蒸氣聚集形成霧,水蒸氣遇冷后,失去能量,間隔變小,運動速率減慢,狀態改變,變成雨或雪降落.
(2)因泥沙不溶于水,所以我們可用過濾的方法,將泥沙除去.這是利用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顆粒大小存在差異而進行分離的方法:要把食鹽水中的食鹽分離出來應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酒精和水的沸點不同,酒精的沸點低,所以可用蒸餾的方法得到酒精;
(3)①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故正確;
②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實現的,故正確;
③太陽為水的天然循環提供了能量,故正確;
④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故正確,
故選D;
(4)①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水$\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
②通電條件下,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又分別重新嘉和城氫分子和氧分子;反應中種類沒有發生改變的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③由圖示可知: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水分子和氫分子的微觀構成的相同點是每個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答案:
(1)落在地面上的雨水的分子獲得太陽的能量后,運動加快,間隔變大,克服了分子間的作用力,變成水蒸氣,大量的水蒸氣聚集形成霧,水蒸氣遇冷后,失去能量,間隔變小,運動速率減慢,狀態改變,變成雨或雪降落.
(2)過濾;顆粒大小;蒸發結晶;蒸餾;
(3)D;
(4)①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水$\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
②通電條件下,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又分別重新嘉和城氫分子和氧分子;氫原子和氧原子;
③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每個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點評 本題考查水的天然循環,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⑤③ | B. | ①④②⑤③ | C. | ①③④②⑤ | D. | ①⑤②④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白光并放熱 | |
B. |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白色煙霧,同時在石棉網上得到一種白色固體 | |
C. | CO通過灼熱的氧化鐵則固體由紅棕色變為黑色 | |
D. |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發光放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