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雙休日到廢品回收站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下面是4位同學對一些廢品按其主要成分進行的分類,其中錯誤的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應一定有鹽生成,所以有鹽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二氧化碳能滅火,所以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粒子,但是不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鋰電池是一種新型的高能電池,某種鋰電池的總反應式可表示為:Li+MnO2=LiMn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O2在該反應中作為催化劑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該反應發生了能量轉化 D.反應前后鋰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加熱到50℃時現象如圖2,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3。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 。
(2)圖2中甲、乙兩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 。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取 的結晶方法提純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硒被譽為“抗癌大王”。根據右圖提供的硒的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硒屬于金屬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數是34
C.硒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4
D.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由某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丙物質只能是氧化物或鹽
B.甲、乙、丙可能依次為Fe、NaOH、CO2
C.當乙為NaOH時,它可由Ca(OH)2與Na2CO3反應生成
D.當甲為一種堿時,它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可能產生兩種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②堿的水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點燃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則點燃甲烷與氧氣的混合氣體也可能發生爆炸
其中正確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④ D.只有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 )
A.能與CO2反應生成水 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
C.能與Na2S04溶液反應生成BaS04沉淀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