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與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和內容。
(1)小張同學進行的實驗考查是“用稀鹽酸鑒別氫氧化鈉(NaOH)溶液和碳酸鈉(Na2CO3)溶液,并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
①小張同學的實驗記錄如下表,請補充完整:
操作步驟 | 現象記錄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取兩支試管,分別往試管中加入2mL樣品1、2,再往其中滴入鹽酸 | 樣品1:無明顯現象 | ___________________ |
樣品2:
|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酸堿度,簡述操作的主要步驟:
。
(2)在實驗臺上有三瓶未貼標簽的溶液,已知分別是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為區別這三種溶液,在老師指導下,興趣小組的同學把這三種溶液按A、B、C進行編號,然后分別各取適量作為樣品加入到三支試管中,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探究活動:
學科王
學科王
學科王
步驟一中,C無明顯現象,A、B溶液的顏色變成紅色;
步驟二中,A、B溶液的顏色由紅色變成無色,且B溶液中有氣泡冒出。
①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可知,B、C溶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小組同學在進行步驟一實驗時出現異常現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時,溶液顏色先變成紅色,振蕩后迅速變成無色。老師指出這是因為溶液濃度過大造成的。接著,老師往該試管的溶液中加入適量鹽酸,觀察到A溶液的顏色又變成紅色,此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主要是________(酚酞除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適宜的儀器是( )
A.廣口瓶、集氣瓶、酒精燈 B.漏斗、廣口瓶、集氣瓶、水槽
C.長頸漏斗、廣口瓶、集氣瓶 D.長頸漏斗、大試管、集氣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
A.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改變
D.不同的堿化學性質有所不同,是因為解離生成的金屬陽離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年我市遭遇嚴重干旱,飲用水問題備受關注。漂白粉是應急飲用水常用的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鈣(CaCl2)和次氯酸鈣[Ca(ClO)2]。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緩解旱情,氣象部門適時實施人工降雨,下列物質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號)
A.干冰 B.CO2 C. 冰 D.水
(2)漂白粉屬于 (填序號)
A. 化合物 B . 單質 C.純凈物 D。 混合物
(3)家用漂白粉的消毒原理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鈣[Ca(ClO)2]與水和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了次氯酸(HClO)和另一種物質,次氯酸具有殺菌消毒作用。試寫出次氯酸鈣[Ca(ClO)2]與水和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化學方程式2H2+O22H2O的含義敘述正確的是
A.氫氣加氧氣點燃等于水
B.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C.兩個氫分子加一個氧分子等于兩個水分子
D.2mol氫氣和1mol氧氣生成2mol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四個反應中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學式為A2B3,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 AB2 + B2 = 2C B. AB2 + 2B2 = 2C
C. 2AB2 + B2 =2C D. 4AB + B2 =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利用以下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
(1)指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② 。
(2)以上 (從A—E中選擇)裝置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請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裝置繼續完成后面的實驗。
(3)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應采取的措施是 。欲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收集裝置 (填序號)。
(4)若要分離CO2和CO的混合氣體,可將氣體通過F裝置(液體藥品均足量),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 ,打開活塞 ,此時從導管c逸出的氣體主要是 。一段時間后,經過相關操作,將分液漏斗中的稀鹽酸滴入廣口瓶中,此時發生的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