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析有關基因表達的資料,回答問題。(9分)
取同種生物的不同類型細胞,檢測其基因表達,結果如右圖。
45. 基因1~8中有一個是控制核糖體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則該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
46. 圖所示細胞中功能最為近似的是細胞 。
A.1與6 B.2與5 C.2與3 D.4與5
47. 判斷圖中細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據是 。
48. 現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連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導入質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確位置是 。
49. 右上圖是表達新基因用的質粒的示意圖,若要將新基因插入到質粒上的A處,則切割基因時可用的限制酶是 。
A. Hind Ⅲ B. EcoR I
C. Eco B D. Pst I
50. 新基因與質粒重組后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進行 ,才能確定受體細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51. 在已確定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中,若質粒的抗青霉素基因缺失了兩個堿基,將這樣的受體細胞接種到含有青霉素的培養基中,該細胞中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A.抗青霉素基因不能轉錄 B.基因1和7沒有表達
C.基因1和7不能連接 D.質粒上的酶切位置發生改變
1990年9月4日,美國科學家進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臨床基因治療。患者是一個位患有嚴重復合型免疫缺陷病(SCID)的4歲小姑娘菧姍蒂,她從父母處各繼承了一個缺失的腺苷酸脫氨酶基因(ada),造成體內缺乏腺苷酸脫氨酶,而腺苷酸脫氨酸是免疫系統完成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因此,她不能抵抗任何微生物的感染,只能在無菌條件下生活。下圖是基因治療SCID過程的示意圖。
(1)病毒與細菌相比較,結構上最明顯的特點是 。
(2)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屬于人的 物質,淋巴細胞屬于人的
細胞。
(3)圖示是將帶治療作用的ada基因導入患者受體細胞,形成重組受體細胞,再將重組受體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屬于 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將帶有治療作用的基因通過 直接導入人體某些細胞中,屬于 途徑。
(4)上網查詢,說明基因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面的作用。
人的生長激素(hGH)缺乏的原因之一是患者缺失hGH基因片段,簡稱hGH基因缺失,患者表現為身材較正常人矮小。為進一步研究該病的遺傳方式,指導優生,科研人員對首次發現的兩列患者家系做了調查,調查的部分結果見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hGH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III-4雜合子的概率是 。
(2)右對此家族中某一未出生的孩子進行產前診斷,快速檢測其是否患有該遺傳病,應以 基因為標準(作為分子探針),通過 方法進行檢測。
(3)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下圖是人體內某些生命活動調節過程示意圖。
垂體除分泌生長激素外,還通過分泌[b] 來調節甲狀腺的活動,由其釋放的[d] ,作用于腎臟,使尿量減少來調節人體內的 。
(4)由圖可知,內分泌調節的樞紐是 ,④、⑤過程表示激素分泌的
調節。
(5)如果用含有激素c的飼料飼喂小白鼠,再將其放到密閉的容器中飼養,此小鼠對缺氧的耐受力將 。
科學家們用長穗偃麥草(二倍體)與普通小麥(六倍體)雜交培育小麥新品種——小偃麥。相關的實驗如下,請回答有關問題:
(1)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F1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為 。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 ,
可用 處理F1幼苗,獲得可育的小偃麥。
(2)小偃麥中有個品種為藍粒小麥(40W+2E),40W表示來自普通小麥的染色體,2E表示攜帶有控制藍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若丟失了長穗偃麥草的一個染色體則成為藍粒單體小麥(40W+1E),這屬于 變異。為了獲得白粒小偃麥(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缺失),可將藍粒單體小麥自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兩種配子,其染色體組成分別為 ,這兩種配子自由結合,產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麥的染色體組成是 。
(3)下圖表示小偃麥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表示物質轉移的路徑和方向,請仔細觀察和分析圖解,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 rbcs 基因表達的產物是 SSU,Cab 基因表達的產物是 LHCP。在基因表達的過程中,圖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質或結構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中Ⅴ是葉綠體中的小型環狀DNA,Ⅴ上的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US,物質Ⅵ具有催化某種高分子物質合成的作用,則 Ⅵ是 。
③據圖可知,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發生的細胞部位是 ,翻譯發生的細胞部位是 。
④據圖可知,合成的 LHCP 參與光合作用的 反應。由SSU和LUS組裝成的Rubisco 催化 CO2+C5→2C3反應的過程,則Rubisco存在于 中。
地中海貧血是我國南方最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引起血紅蛋白珠蛋白肽鏈結構的異常所致。為了解廣東某地區人群地中海貧血的發病情況,某研究小組對有該地戶籍的6800人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人群中不同性別的地中海貧血篩查結果
性別 | 例數 | 患者人數 | 患者比例(%) |
男 | 2568 | 279 | 10.5% |
女 | 4232 | 487 | 11.5% |
合計 | 6800 | 766 | 11.2% |
表2 人群中不同年齡的地中海貧血篩查結果
年齡(歲) | 例數 | 患者人數 | 患者比例(%) |
0~10 | 1857 | 216 | 11.6 |
11~30 | 2804 | 323 | 11.5 |
31~61 | 2139 | 227 | 10.6 |
合計 | 6800 | 766 | 11.2 |
(1)由表1可知,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
(2)由表2可得出的結論是: 。針對此種情況你的建議是: 。
(3)假設人體珠蛋白肽鏈由a個氨基酸構成,那么控制合成該肽鏈的基因至少含有 個堿基對,若其中腺嘌呤占20%,則含有胞嘧啶 個。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