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圖7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17~18題。
17.表示水汽輸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以下區域,最不可能有圖示水循環類型的是
A.臺灣島 B.江西省
C.黃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丁→甲→丙→丁過程屬于 循環。水循環的主要地理意義是 。
(2)水循環對乙圖所示地區直接提供的資源主要有 和 資源。丙圖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源于水循環的(填字母) 環節。人類可以通過 、 措施來改善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
(4)河流對城市的區位選擇具有重要影響,請簡要分析武漢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
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水循環環節對應圖中的字母是:地表徑流— 。
(2)圖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環類型是 循環,該循環的動力主要來自 能。
(3)丙圖中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是 。
(4)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源于水循環的(填字母) 環節。南水北調可以改善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人類對水循環 環節(填字母)的改造。
(5)水循環的重要意義有 、 。
A.聯系四大圈層,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
C.使陸地徑流減少,海洋蒸發減少 D.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
(6)詩人李白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感慨。你認為他后半句的觀點是否正確?試根據水循環的原理說明你的理由。
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水循環環節所對應的圖中字母是:蒸發— ,降水— 。
(2)圖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環類型是 循環,該循環的動力主要來自
能。
(3)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自水循環的(填字母) 環節。
(4)水循環的重要意義有 、 。
A.聯系四大圈層,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遷移 |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變 |
C.使陸地徑流減少,海洋蒸發減少 |
D.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一系統 |
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圖中①③④⑤四個環節所完成的是( )
A.海陸間水循環 | B.陸上內循環 | C.海上內循環 | D.地殼物質的循環 |
A.地表徑流 | B.地下徑流 | C.水汽輸送 | D.蒸發、蒸騰 |
A.① | B.② | C.⑤ | D.③ |
1.試題分選擇題、判斷題和綜合題三類題型,請按參考答案及評價標準評分。在綜合題中考生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評分,但不得超過本題所分配的分數。
2.考生答案中,中國地名出現錯別字一般不給分,以拼音表達,可給分;外國地名應以地圖出版社的世界地圖集為依據評分,若出現同音字可酌情給分。
一、選擇題:共55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B
A
A
D
B
B
A
B
C
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B
D
D
C
B
B
C
C
C
題 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
B
A
C
D
A
B
A
C
A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全選對者得2分,只選一項 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
題 號
31
32
33
34
35
答 案
BC
AC
AB
AC
BC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5分。
題 號
36
37
38
39
40
答 案
B
A
A
B
B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3題,滿分40分。
41.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O分。
(1),揚州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正午陽光總是從南方照射過來,因此房屋朝南采光條件好 (2分)
(2)冬至 新樓
(3)高溫多雨(2分)
(4)近日點快
(5)甲 乙
42.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l5分。
(1)A B C
(2)海陸間(大)(2分)太陽輻射
(3)流水沉積作用(2分)
(4)C C
(5)A D
(6)前一句正確,后一句不正確。(1分)根據水循環原理,大氣降水是陸地水(河流水)的主要來源,因此,“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正確的;(1分)但是,黃河水注入海洋后,又可以通過海陸間循環回到陸地,因此,“奔流到海不復回”是不正確的。(1分)
43.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1)整體(2分)
(2)西風帶(2分) 西南風,風向略(2分)
(3)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
(4)副熱帶高氣壓帶 西風帶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5)從赤道到兩極 熱量 從沿海到內陸 水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