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17~18題。
17.表示水汽輸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以下區域,最不可能有圖示水循環類型的是
A.臺灣島 B.江西省
C.黃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B
D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正式開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標是以解決城市缺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1)據統計,我國水資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該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長江流域以北廣大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4.4%,耕地占59.2%,水資源僅占14.7%。請你應用上述資料,說明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2)為了使長江水過黃河,設計者考慮了兩種方案,請分別指出這兩種方案的優缺點。
甲圖所示方案優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圖所示方案優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水樞紐中的管道往往會發生________反應(氧化或還原)而被腐蝕,因此設計時要考慮防腐問題。
(3)南水北調工程為平衡我國水資源貢獻巨大,但開發新水源同樣重要。下圖為某地水循環示意圖,在凝結、蒸餾、蒸發、加熱中各選一個詞表示①②兩階段:
①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江蘇省蘇州五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2012年7月10日晚的一場暴雨,讓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觀瀑、車成潛水艇、人變美人魚”的情景。該圖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城市內澇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強度太大 | B.排澇設施太差 |
C.綠地水塘太少 | D.氣象預警滯后 |
A.a 增加 | B.b 增加 |
C.c 減少 | D.d 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年7月10日晚的一場暴雨,讓北京再次上演了“看海、觀瀑、車成潛水艇、人變美人魚”的情景。該圖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城市內澇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強度太大 B.排澇設施太差
C.綠地水塘太少 D.氣象預警滯后
2.在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圖中四個環節的變化符合實際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減少 D.d 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正式開工,該工程近期供水目標是以解決城市缺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離不開水。水在生物體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參與新陳代謝 ②參與營養物質、代謝廢物的運輸 ③良好的溶劑 ④貯藏能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據統計,我國水資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該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長江流域以北廣大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4.4%,耕地占59.2%,水資源僅占14.7%。請你應用上述資料,說明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調東線利用大運河為輸水線,大運河開通于隋朝,在元朝又進行了疏浚取直,
成為南北走向的主要河流。大運河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使長江水過黃河,設計者考慮了兩種方案(如上圖),請分別指出這兩種方案的優缺點。
甲圖所示方案的優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圖所示方案的優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水樞紐中的鋼鐵管道往往會發生___________反應(填氧化或還原)而被腐蝕,因此設計時要考慮防腐問題。
(5)南水北調工程為平衡我國水資源貢獻巨大,但開發新水源同樣重要。下圖為某地水循環示意圖。在凝結、蒸餾、蒸發、加熱中各選一個詞表示①②兩階段。
①階段___________,②階段___________。
人工增雨,開發空中水資源現在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由①階段自然轉化為②階段的過程依賴于多種因素。例如,充沛的水汽、適宜的溫度、必要的水汽凝結核等。人工增雨是向云層中發射增雨炮彈,其中常裝有干冰和AgI微晶等藥劑。干冰在人工增雨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圖9為城市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此次暴雨過程中,各環節水量( )
A.只參與內陸水循環,不與海洋相通
B.e大于a、b、c之和,水資源供大于求
C.e遠大于b、d之和,造成a迅速增多
D.a大于c,導致城市內澇嚴重
21.此次暴雨過程( )
A.使北京水質得到改善
B.緩解了城市的熱島效應
C.導致環境中物質大量遷移
D.泥沙沉積使城區的地形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