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生物學實驗
(A)在激素調節過程中科學家做過“促胰液素”發現實驗,得到了珍貴的實驗現象
①將稀鹽酸注入狗小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將稀鹽酸直接注入狗血液則不會引起胰液分泌;
②切取一段小腸,切除小腸上的神經,保留這段小腸上的血管,將稀鹽酸注入狗小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③刮取小腸粘膜并與稀鹽酸混合,磨碎后制取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入到狗血液中,引起狗胰腺分泌胰液。分析可得出:促胰液素是 產生的,靶器是 。如果胰液分泌存在神經調節,通過上述實驗分析說明這一反射活動的感受器位于 ,效應器是 。
(B)對正常小白鼠進行如下分組實驗
組別 | 處理方法 | 結果 |
① | 不做處理,同時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 | 尿糖 |
② | 注射胰島素,同時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 | 不尿糖 |
③ | 破壞胰島,同時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 尿糖 |
分析表明小白鼠尿糖的主要原因是 ,胰島素具有 的功能。
(C)用脊蛙(去除腦保留脊髓的蛙)做反射弧分析實驗,每組都只破壞處于左后肢的反射弧組成的某一種結構,其他部分的結構保持正常,結果如下表記錄:
組別 | 刺激部位 | 刺激前后的反應 | |||
破壞前 | 破壞后 | ||||
①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縮 | 右后肢收縮 | 左后肢不收縮 | 右后肢不收縮 |
②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縮 | 右后肢收縮 | 左后肢不收縮 | 右后肢收縮 |
對①組分析可得出,其反射弧的 結構被破壞;對②分析可看出反射弧的 結構被告破壞。
如圖為生物體內有關物質轉化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過程a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體劇烈運動后,引起肌肉酸痛的物質是圖中反應________生成的(填代號)。該物質不會導致血漿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細胞分裂末期和動物肝細胞中都存在d過程,它們的產物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人體內通過g過程形成的氨基酸被稱為________。
(5)胰島素能促進的生理過程包括________(填圖中字母)。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請根據下列有關酶促反應的實驗操作,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操作 | 試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 | - | - | + | - |
2.加入質量分數為2%的蔗糖溶液1mL | - | - | + | + | - | + |
3.加入噬液淀粉酶原液1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餾水1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應 | 搖勻,37°水浴中保溫10min | |||||
7.向每個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1mL | 搖勻,沸水浴中加熱1—2Min | |||||
8.觀察并記錄各試管內的變化 |
|
|
|
|
|
|
注:表中“+”為加入,“-”為未加入
(1)本實驗的變量是 。
(2)制備淀粉溶液時需加熱煮沸,但制備好以后 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使用,這是防止 。
(3)上述實驗中, 號試管能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本實驗的結論為 。
(4)實驗過程中,E、F號試管起 作用。如果E、F號試管也出現磚紅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用序中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純,混有還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時間太長,其中的微生物將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還原性糖
③試管不干凈,上面留有還原性糖
④實驗操作過程中,膠頭滴管混用、錯用
(5)如果條件有限,只保留兩支試管,也能初步得出實驗結論,請你寫出可能的組合 。(不全不得分)
(6)本實驗,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 (能或不能)。理由是 。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請根據下列有關酶促反應的實驗操作,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操作 |
試 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質量分數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餾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應 |
搖勻,37℃水浴中保溫10min |
|||||
7.向每個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2 mL |
搖勻,沸水浴中加熱1~2min |
|||||
8.觀察并記錄各試管內的變化 |
|
注:表中“+”為加入,“-”為未加入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
(2)制備淀粉溶液時需加熱煮沸,但制備好以后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使用,這是防止 。
(3)上述實驗中,_______________號試管能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本實驗的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過程中,E、F號試管起______________作用。如果E、F號試管也出現磚紅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用序號表示)_______________。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純,混有還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時間太長,其中的微生物將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還原性糖
③試管不干凈、上面留有還原性糖
④實驗操作過程中,膠頭滴管混用、錯用
(5)如果條件所限,只保留兩支試管,也能初步得出實驗結論,請你寫出可能的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請根據下列有關酶促反應的實驗操作,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操作 | 試 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質量分數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餾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應 | 搖勻,37℃水浴中保溫10min | |||||
7.向每個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2 mL | 搖勻,沸水浴中加熱1~2min | |||||
8.觀察并記錄各試管內的變化 |
注:表中“+”為加入,“-”為未加入
(1)本實驗的變量是 。
(2)制備淀粉溶液時需加熱煮沸,但制備好以后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使用,這是防止
。
(3)上述實驗中, 號試管能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本實驗的結論為 。
(4)實驗過程中,E、F號試管起 作用。如果E、F號試管也出現磚紅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用序號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純,混有還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時間太長,其中的微生物將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還原性糖
③試管不干凈、上面留有還原性糖
④實驗操作過程中,膠頭滴管混用、錯用
(5)如果條件所限,只保留兩支試管,也能初步得出實驗結論,請你寫出可能的組合
。
(6)本實驗,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 (能/不能)。理由是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