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小球與木板碰撞前做自由落體運動,由下落的高度求末速度.
(2)小球與木板碰撞后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律,抓住位移關系求出平拋運動的時間.
(3)由平拋運動的時間和幾何關系求出球碰撞點距木板底端的距離,從而求得整個斜面的長度.
解答 解:(1)小球與木板碰撞前做自由落體運動,因為 h=$\frac{{v}_{0}^{2}}{2g}$
所以小球與木板碰撞前的速度 v0=6m/s
(2)小球做平拋運動,則有
x=v0t
y=$\frac{1}{2}$gt2
由幾何關系有 tan53°=$\frac{y}{x}$=$\frac{gt}{2{v}_{0}}$
所以 t=$\frac{2{v}_{0}tan53°}{g}$
代入數據解得 t=1.6s
(3)小球自由下落過程對應的斜面長度 s1=$\frac{h}{sin53°}$=2.25m
對于平拋過程,有x=v0t=6×1.6=9.6m
對應的斜面長度 s2=$\frac{x}{cos53°}$=16m
所以整個斜面長度為 s=s1+s2=18.25m
答:
(1)小球與木板碰撞前的速度是6m/s.
(2)小球與木板碰撞后的飛行時間是1.6s.
(3)整個斜面的長度是18.25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明確小球落在斜面上時豎直位移與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傾角的正切,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律,靈活運用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點的電勢高 | |
B. | B點的場強大 | |
C. | 同一試探電荷在A點的加速度大于在B點的加速度 | |
D. | 電荷在A點受力方向一定與A點場強方向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路中的電源電動勢為3.4V | |
B. | 變阻器向右滑動時,V2表讀數逐漸增大 | |
C. | 此電路中,電動機輸出的最大機械功率為0.9W | |
D. | 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30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T和FN都增大 | B. | FT和FN都減小 | C. | FT增大,FN減小 | D. | FT減小,FN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場和磁場同時用來提高粒子的動能 | |
B. | 電場用來加速帶電粒子,磁場只是用來改變帶電粒子運行方向,使粒子回旋 | |
C. | 粒子回旋的周期應與外加電場的周期一致 | |
D. | 粒子獲得的最大動能既與D形盒的半徑有關,也與外加電場的電壓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貴州省貴陽市高三9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所示電路,理想變壓器原線圈輸入電壓如圖乙所示,副線圈電路中 R0 為定值電阻,R是滑動變阻器,C為耐壓值為22v的電容器,所有電表均為理想電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副線圈兩端電壓的變化頻率為0.5Hz
B.電流表的示數表示的是電流的瞬時值
C.滑動片P向下移時,電流表A1和A2示數均增大
D.為保證電容器C不被擊穿,原副線圈匝數比應小于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安徽師范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1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重物帶動紙帶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裝置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準備的器材有打點計時器(帶導線)、紙帶、復寫紙、帶鐵夾的鐵架臺和帶夾子的重物,此外還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直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B.直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D.交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②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學對實驗得到的紙帶,設計了以下四種測量方案,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由打點間隔數算出下落時間t,通過v=gt計算出瞬時速度v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通過計算出瞬時速度v
C.報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并通過計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
③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圖2所示.圖中O點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點A、B、C、…作為計數點,測出其中E、F、G點距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量為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了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O點到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___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④實驗結果往往是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關于這個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該誤差屬于偶然誤差
B.該誤差屬于系統誤差
C.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該誤差
D.可以通過減小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來減小該誤差
⑤某同學在實驗中發現重錘增加的動能略小于重錘減少的重力勢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對本實驗的影響.若重錘所受阻力為f.重錘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他測出各計數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并計算出各計數點的速度v,用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制出v2﹣h圖線,如圖3所示,圖象是一條直線,此直線斜率k=__________(用題中字母表示).
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圖線求得重錘下落時受到阻力與重錘所受重力的百分比為=__________%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U=$\frac{1}{2}vB$l | B. | U=$\frac{1}{3}$vBl | C. | U=vBl | D. | U=2vB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