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湯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α離子的散射實驗 | |
B. | 發現天然發射現象的意義在于使人類認識到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 |
C. | 加熱、加壓或利用化學反應等方式不會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
D. | 核反應方程${\;}_7^{14}N$+${\;}_2^4He$→${\;}_8^{17}O$+${\;}_1^1H$屬于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
分析 盧瑟福通過α粒子的散射實驗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人類研究原子核的內部結構就是從天然放射現象開始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內部因素決定,與元素所處的物理環境和化學狀態無關.
解答 解:A、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α粒子的散射實驗,故A錯誤.
B、發現天然發射現象的意義在于使人類認識到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故B正確.
C、半衰期與溫度、壓強、化學性質無關,故C正確.
D、核反應方程${\;}_7^{14}N$+${\;}_2^4He$→${\;}_8^{17}O$+${\;}_1^1H$屬于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理學史、天然放射現象、半衰期、原子核的人工轉變等基礎知識點,關鍵要熟悉教材,知道各物理學家的貢獻,不能混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法拉第研究了電磁感應現象,并總結出的規律 | |
B. | 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并總結出安培定則 | |
C. |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由紐曼、韋伯在對理論和實驗資料進行嚴格分析后總結出的規律 | |
D. | 楞次總結出了楞次定律并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qrt{3}$ | B. | $\frac{4}{3}$ | C. | $\frac{3}{4}$ | D. | $\frac{\sqrt{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描述線速度的方向變化的快慢 | B. | 描述線速度的大小變化的快慢 | ||
C. | 描述角速度變化的快慢 | D. | 描述向心力變化的快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軌道最低點,小球對兩軌道的壓力相同 | |
B. | 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合外力不為零,其方向始終指向圓心 | |
C. | 在最低點小球的速度最大,該位置小球重力的瞬時功率也最大 | |
D. | 小球減少的重力勢能在數值上等于小球增加的動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b球一定先落在斜面上 | |
B. | a、b不可能同時分別落在半圓軌道和斜面上 | |
C. | a球可能先落在半圓軌道上 | |
D. | a、b可能同時分別落在半圓軌道和斜面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