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學員甲在反應時間△t內,汽車做仍勻速運動,剎車后做勻減速運動.汽車從O到標志桿B的過程中和汽車從O到標志桿C的過程中分別列位移方程,聯立求解速度和加速度.
(2)先求出汽車從開始到停下運動的距離,在根據位移關系求汽車停止運動時車頭前端離D的距離.
解答 解:(1)汽車從O到標志桿B的過程中:
LOA+△L=v0△t+v0(tB-△t)(tB-△t)2
汽車從O到標志桿C的過程中:
LOA+2△L=v0△t+v0(tC-△t)(tC-△t)2
聯立方程組得:
v0=16m/s
a=2m/s2
(2)汽車從開始到停下運動的距離:$x={v}_{0}△t+\frac{{v}_{0}^{2}}{2a}$
解得:x=110m,
因此汽車停止運動時車頭前端離D桿的距離:
d=LOA+3△L-x=69m+48m-110m=7m.
答:(1)剎車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為16m/s,汽車開始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2)汽車停止運動時車頭前端離D的距離為7m.
點評 此題要理解反應時間內汽車繼續做勻速運動,還要養成畫運動過程示意圖,找位移之間的關系.此題有一定的難度,屬于中檔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改變電流方向,并適當增加電流強度 | |
B. | 不改變電流方向,而適當增加電流強度 | |
C. | 改變磁場方向,并適當增強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 |
D. | 不改變磁場方向,適當增強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B=BC,AC段平均速度為$\frac{{v}_{1}+{v}_{2}}{2}$ | |
B. | 若AB=BC,AC段平均速度為$\sqrt{\frac{{{v}_{1}}^{2}+{{v}_{2}}^{2}}{2}}$ | |
C. | 若t1=t2,AC段平均速度為$\frac{{v}_{1}+{v}_{2}}{2}$ | |
D. | 若t1=t2,AC段平均速度為$\frac{2{v}_{1}{v}_{2}}{{v}_{1}+{v}_{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的電勢能減小,b的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小 | |
B. | a的速度將一直增大,b的速度將一直減小 | |
C. | a、b兩個粒子所帶電荷電性相反 | |
D. | 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器材(代號) | 規格 |
標準電壓表V2 | 量程3V,內阻r2=30kΩ |
電流表A | 量程3A,內阻r3=0.01Ω |
滑動變阻器R | 總阻值1k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的加速度大小均為g,方向都豎直向下 | |
B. | A的加速度0,B的加速度大小為g、豎直向下 | |
C. | A的加速度大小為2g、豎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為g、豎直向下 | |
D. | A的加速度大小為g、豎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為g、豎直向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