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核發生衰變時要遵守電荷守恒和質量守恒的規律 | |
B. | 根據愛因斯坦的“光子說”可知光的波長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 |
C. | 由波爾理論知道氫原子從激發態躍遷到基態時會放出光子 | |
D. | 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動能只與入射光的強度有關 | |
E. | 與原子核內部變化有關的現象是天然放射現象. |
分析 原子核發生衰變時要遵守電荷守恒和質量數守恒的規律,質量有虧損,根據E=$hγ=h\frac{c}{λ}$,即可分析波長與能量的關系,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動能只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內部有復雜結構.從而即可一一求解.
解答 解:A、原子核發生衰變時要遵守電荷守恒和質量數守恒的規律,質量有虧損,故A錯誤;
B、根據E=$hγ=h\frac{c}{λ}$,可知,光的波長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故B正確;
C、因基態是不連續的,氫原子從激發態向基態躍遷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故C正確;
D、發生光電效應時光電子的動能只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入射光的強度有關無關,故D錯誤;
E、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內部有復雜結構,故E正確;
故選:BCE.
點評 掌握衰變的實質和規律,知道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內容,會解釋光電效應現象,注意波長與頻率關系,并掌握光子說的內容.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煤塊從A到B用時t=$\sqrt{10}$s | |
B. | 傳送帶上留下的黑色痕跡長度為4m | |
C. | 該過程產生的熱量Q=20J | |
D. | 該過程因傳送煤塊多消耗的電能E=16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在1s末加速度方向改變 | |
B. | 物體在3s末速度方向改變 | |
C. | 前4s內物體的最大速度出現在第1s末 | |
D. | 物體在第2s末與第4s末的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庫侖最早提出與應用電場線來描繪電場 | |
B. | 電場強度是比值定義的物理量,而電勢則不是 | |
C. | 公式U=Ed由勻強電場導出,所以只適應于勻強電場 | |
D. | 萬有引力常量與靜電力常量的測量在裝置和原理上是相似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