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實驗目標和實驗原理,明確實驗中需要注意事項即可求解;
(2)根據逐差法可求得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根據平均速度表示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可求得D點的速度.
(3)分析誤差的來源,提出合理的措施
(4)明確周期和頻率之間的關系,了解真實值和測量值之間的關系,即可分析誤差情況,正確解答該題.
解答 解:(1)為了讓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應使小車受力恒定,故應將細線與木板保持水平;同時為了打點穩定,應先開電源再放紙帶;故AD正確;BC錯誤;
故選:AD
(2)每兩個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故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5×0.02=0.1s;
根據逐差法可知,物體的加速度為:a=$\frac{({s}_{4}^{\;}+{s}_{5}^{\;}+{s}_{6}^{\;})-({s}_{1}^{\;}+{s}_{2}^{\;}+{s}_{3}^{\;})}{9{T}_{\;}^{2}}$=$\frac{(5.97+6.78+7.64)-(3.59+4.41+5.19)}{9×0.{1}_{\;}^{2}}×1{0}_{\;}^{-2}$=0.80m/s2;
B點的瞬時速度等于CE間的平均速度${v}_{B}^{\;}=\frac{{x}_{AC}^{\;}}{2T}=\frac{{s}_{1}^{\;}+{s}_{2}^{\;}}{2T}=\frac{3.59+4.41}{0.2}×1{0}_{\;}^{-2}$m/s=0.40m/s
(3)鉤碼下落時的加速度比實際加速度小,說明下落時空氣阻力的影響較大,可以將鉤碼的質量加大或者換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或采用頻閃照相法
(4)如果在某次實驗中,交流電的頻率51Hz,f>50Hz,那么實際打點周期變小,根據運動學公式△x=at2得:真實位移差偏小,所以測量的加速度值與真實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
故答案為:(1)AD;(2)0.1;0.80;0.40 (3)可以將鉤碼的質量加大或者換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或采用頻閃照相法 (4)偏小
點評 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應用,要注意明確實驗原理,知道本實驗中只需要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即可,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讓小車的質量遠大于鉤碼的質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球所受的合力為F | |
B. | 球可能受墻的彈力且水平向左 | |
C. | 球可能受斜面的彈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 |
D. | 球一定同時受到墻的彈力和斜面的彈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t_2}=\sqrt{2}{t_1}$ | B. | t2=2t1 | C. | v2=$\sqrt{2}$v1 | D. | v2=2v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1一定等于x2 | B. | 若m1>m2,則x1<x2 | C. | x1一定大于x2 | D. | 若m1>m2,則x1>x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秒表計時 | B. | 滴水計時 | C. | 打點計時器計時 | D. | 數字計時器計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初速度為6m/s | B. | 加速度為1m/s2 | ||
C. | 前4 s的位移是8 m | D. | 前4 s的路程是8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