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 |
B. | 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小于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 |
C. | 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G-$\frac{F}{2}$ | |
D. | 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G |
分析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利用正交分解法得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受力情況,由共點力的平衡可得出各力的大小.再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明確壓力的大小.
解答 解:物體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將拉力F分解到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根據(jù)平衡條件得:
在水平方向有:Fcos30°=f;
豎直方向有:G=Fsin30°+FN;
則有支持力為:FN=G-$\frac{F}{2}$,
因支持力與壓力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故AC正確,B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要注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物體受力平衡;要明確物體在豎直方向的受力情況,從而得出支持力的大小;同時還要注意牛頓第三定律的應(yīng)用,知道壓力和支持力屬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做直線運動,乙做曲線運動 | |
B. | 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乙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 |
C. | 乙的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 | |
D. | 乙的速度方向在途中反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推導(dǎo)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理想模型法 | |
B. | 質(zhì)點和點電荷采用的是同一種思想方法 | |
C. | 合力和分力體現(xiàn)了等效替換的思想 | |
D. | 加速度、電場強度、電勢都是采取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最早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B. | 萬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常量由牛頓測定 | |
C. | 庫侖定律中的平方反比關(guān)系由庫侖通過庫侖扭稱實驗獲得 | |
D. | 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兩物體的質(zhì)量各減少一半,距離增加一倍 | |
B. | 使兩物體間距離變?yōu)樵瓉淼?\frac{1}{2}$,質(zhì)量各減為原來的$\frac{1}{4}$ | |
C. | 使其中一個物體質(zhì)量減為原來的$\frac{1}{2}$,距離減為原來的$\frac{1}{2}$ | |
D. | 使兩物體質(zhì)量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都減為原來的$\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質(zhì)波是一種概率波,在微觀物理學(xué)中可以用“軌跡”來描述粒子的運動 | |
B. | 盧瑟福的α粒子放射實驗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 |
C. | 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要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減小 | |
D. | 發(fā)生一次β衰變,該原子外層就失去一個電子 | |
E. | 電子束通過鋁箔時的折射圖樣證實了運動電子具有波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子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rèn)識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 |
B. | 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rèn)識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 |
C. | 光電效應(yīng)表明光具有波動性 | |
D. | α粒子散射實驗支持了原子的棗糕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