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實驗前要平衡摩擦力;實驗時要先接通電源然后釋放小車;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求出加速度.
(2)重物加速下滑,處于失重狀態,其對細線的拉力小于重力,要使其對細線的拉力近似等于重力,應該使加速度減小,即重物的質量應該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3)根據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運用逐差法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4)實驗時要平衡摩擦力,要控制小車質量遠大于砂和砂桶的質量,分析圖示圖象答題.
解答 解:(1)A、平衡摩擦力時,不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故A錯誤;
B、實驗前平衡摩擦力后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錯誤;
C、實驗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再放開小車,故C正確;
D、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出加速度,故D錯誤;故選C.
(2)當小車質量遠大于砂和砂桶質量時可以近似任務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砂與砂桶的重力,由數據可C組實驗數據合適,故選C;
(3)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0.1s,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可知,加速度:a=$\frac{{x}_{4-}{x}_{1}+{x}_{5}-{x}_{2}+{x}_{6}-{x}_{3}}{9{t}^{2}}$=$\frac{0.0549-0.0422+0.0591-0.0465+0.0634-0.0508}{9×0.{1}^{2}}$≈0.421m/s2;
(4)①恰好平衡摩擦力后小車受到的合力等于繩子拉力,a-F圖象過原點,由圖示圖象可知,a-F圖象在F軸上有截距,這是由于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造成的;
②當小車質量M遠大于砂與砂桶質量m時可以近似認為小車受到的合力等于砂與砂桶的重力,當不滿足M遠大于m時小車受到的拉力明顯小于砂與砂桶重力,a-F圖象發生彎曲.
故答案為:(1)C;(2)C;(3)0.421;(4)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未滿足小車質量M遠大于沙和沙桶桶質量m.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注意事項、實驗數據處理、實驗誤差分析等問題,是實驗的常考問題,一定要掌握;掌握基礎知識即可解題,平時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帶電油滴將沿豎直方向向下運動 | |
B. | 若電容器的電容減小,則極板帶電量將增大 | |
C. | 帶電油滴的電勢能將減小 | |
D. | P點的電勢將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A、vB、vC越大,則由A到C所用的時間越短 | |
B. | 經過A、B、C三點時的瞬時速率就是vA、vB、vC | |
C. | 由A到C這一階段的平均速度為$\overline v=\frac{{{v_A}+{v_B}+{v_C}}}{3}$ | |
D. | 由A到C這一階段的平均速度越大,則由A到C所用的時間越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總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 | |
B. | 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 | |
C. | 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時,其位移就是路程 | |
D. | 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們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frac{{ω}_{1}}{{ω}_{2}}$=$\frac{{m}_{2}}{{m}_{1}}$ | |
B. | 它們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frac{{v}_{1}}{{v}_{2}}$=$\frac{{m}_{2}}{{m}_{1}}$ | |
C. | 它們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 |
D. | 它們做圓周運動的半徑$\frac{{r}_{1}}{{r}_{2}}$=$\frac{{m}_{2}}{{m}_{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