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對接前,飛船在前,可通過自身減速而使軌道半徑變大 | |
B. | 對接后,飛船的線速度為v=$\frac{2πR(1+k)}{T}$ | |
C. | 對接后,飛船的加速度為a=$\frac{g}{(1+k)^{2}}$ | |
D. | 由題中數據可求得地球的密度為ρ=$\frac{3π(1+k)^{2}}{G{T}^{2}}$ |
分析 根據萬有引力等于重力,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對接成功后的加速度.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結合軌道半徑和周期求出地球的質量,結合密度公式求出地球密度.
解答 解:A、對接前,飛船在前,如果自身減速,在原軌道上萬有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做近心運動,軌道半徑變小,故A錯誤;
B、對接后,軌道半徑r=R+kR=(1+k)R,飛船的線速度$v=\frac{2πr}{T}=\frac{2π(1+k)R}{T}=\frac{2πR(1+k)}{T}$,故B正確;
C、在地球表面附近,根據重力等于萬有引力,$mg=G\frac{Mm}{{R}_{\;}^{2}}$,得$GM=g{R}_{\;}^{2}$;對接后,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_{\;}^{2}}=ma$,得$a=\frac{GM}{{r}_{\;}^{2}}$=$\frac{g{R}_{\;}^{2}}{(1+k)_{\;}^{2}{R}_{\;}^{2}}=\frac{g}{(1+{k}_{\;}^{2})}$,故C正確;
D、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_{\;}^{2}}=m\frac{4{π}_{\;}^{2}}{{T}_{\;}^{2}}r$,得地球質量$M=\frac{4{π}_{\;}^{2}{r}_{\;}^{3}}{G{T}_{\;}^{2}}=\frac{4{π}_{\;}^{2}(R+kR)_{\;}^{3}}{G{T}_{\;}^{2}}$=$\frac{4{π}_{\;}^{2}(1+k)_{\;}^{3}{R}_{\;}^{3}}{G{T}_{\;}^{2}}$,密度$ρ=\frac{M}{V}=\frac{\frac{4{π}_{\;}^{2}(1+k)_{\;}^{3}{R}_{\;}^{3}}{G{T}_{\;}^{2}}}{\frac{4π{R}_{\;}^{3}}{3}}$=$\frac{3π(1+k)_{\;}^{3}}{G{T}_{\;}^{2}}$,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萬有引力等于重力這兩個理論,并能靈活運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滑塊在0~10 s內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 s內的平均速度 | |
B. | 滑塊在30s末離起點距離最遠 | |
C. | 滑塊在10~20s內與20~30s內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 |
D. | 滑塊在10~20s內與20~30s內的位移等大反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氫原子從n=3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為可見光 | |
B. | 用波長為502nm的光照射,能使氫原子從n=2躍遷到n=3的能級 | |
C. | 一群處于n=3能級上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產生3種譜線 | |
D. | 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吸收1.51eV的能量會發生電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與B之間沒有靜摩擦力 | |
B. | A受到B的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 |
C. | 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tanθ | |
D. | A受到斜面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mg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油滴將向下做勻加速運動 | B. | 電流計中電流由a流向b | ||
C. | 油滴運動的加速度逐漸變大 | D. | 極板帶的電荷量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