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運用了控制變量的方法 | |
B.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運用了理想實驗的方法 | |
C. | 用比值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場強E=$\frac{U}p9vv5xb5$就是采用比值定義的 | |
D. | 牛頓的“月-地檢驗”表明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與行星所受太陽的引力服從相同規律 |
分析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法,要明確各種科學方法在物理中的應用,如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理想化模型、極限思想等,結合物理學史解答.
解答 解:A、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探究實驗中運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錯誤.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運用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法.故B錯誤.
C、用比值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場強與電勢差的關系不是比值定義的,故C錯誤.
D、牛頓的“月-地檢驗”表明地面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與行星所受太陽的引力服從相同規律.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些物理學史,對物理學史要與主干知識一起學習,識記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注意掌握物理學中常見的物理方法的應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0.1s t=NT | B. | T=0.05s t=(N-1)T | ||
C. | T=0.02s t=(N-1)T | D. | T=0.02s t=N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力是使物體發生形變或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 |
B. |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反向相反 | |
C. | 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有彈力 | |
D. | 物體只有落向地面時才受重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整個過程中,D點對應時刻離出發點最遠 | |
B. | 整個過程中,BC段對應過程的加速度最大 | |
C. | 在0~22 s時間內,質點的位移為90m | |
D. | 在t=20.5s時,質點的速度為3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1m/s2 | B. | a=2m/s2 | C. | a=3m/s2 | D. | a=4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圖(a)所示,用該裝置觀察桌面受壓時的形變,應用了等效思想 | |
B. | 如圖(b)所示,探究沿曲線運動的物體重力做功的特點時,將曲線分割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可以看成傾斜直線,然后再計算,體現了理想化模型思想 | |
C. | 如圖(c)所示,斜面的傾角越接近90°,小球的運動越接近自由落體運動 | |
D. | 如圖(d)所示,以加速運動的火車為參考系,牛頓第一定律也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滑塊的重力勢能減小了mgL | |
B. | 滑塊的電勢能減小了$\frac{{mgL{{cos}^2}α}}{sinα}$ | |
C. | 滑塊的機械能增加了mgLsinα | |
D. | 滑塊的動能增加了$\frac{mgL}{sin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