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伽利略通過邏輯推理和實驗認為:重物比輕物下落的快 | |
B. | 牛頓根據理想斜面實驗,首先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C. | 卡文迪許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
D. | 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電場的客觀存在,并且引入了電場線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慣性是物體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的特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
B. | 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C.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 | |
D. | 物體受到的一對平衡力中只撤去其中一個力,另一個力不會因此而同時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齒輪和后輪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為16:1 | |
B. | 大齒輪和小齒輪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為1:4 | |
C. | 大齒輪邊緣和后輪邊緣的線速度大小之比為1:4 | |
D. | 大齒輪和小齒輪輪緣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為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質點的速度一定越來越大 | B. | 質點的速度可能先變大后變小 | ||
C. | 質點做類平拋運動 | D. | 質點一定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t1時間內汽車以恒定功率做勻加速運動 | |
B. | t1-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frac{{v}_{1}+{v}_{2}}{2}$ | |
C. | t1-t2時間內汽車牽引力做功大于 $\frac{1}{2}$mv22-$\frac{1}{2}$mv12 | |
D. | 在全過程中t1時刻的牽引力及其功率都是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理想化模型是把實際問題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質點、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 | |
B. | 合力和自由落體運動等概念的建立都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 |
C. | 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例如電容C=$\frac{Q}{U}$、加速度a=$\frac{F}{m}$都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 | |
D. | 伽利略認為自由落體運動相當于物體在傾角為90°的斜面上的運動,所以他根據銅球在斜面上的運動規律得出自由落體的運動規律,這里采用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