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位移時間公式求出火箭上升的加速度.
(2)根據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冰塊A的速度,結合位移時間公式求出上升的高度,然后冰塊做豎直上拋運動,結合位移時間公式求出冰塊脫落到落地的時間.
(3)冰塊脫落后均做豎直上拋運動,結合運動學公式分別求出第5s末兩冰塊距離地面的高度,從而得出A、B兩冰塊的距離.
解答 解:(1)根據${h}_{1}=\frac{1}{2}a{{t}_{1}}^{2}$得,火箭上升的加速度$a=\frac{2{h}_{1}}{{{t}_{1}}^{2}}=\frac{2×20000}{400}=100m/{s}^{2}$,
(2)2s后冰塊的速度v=at1=100×2m/s=200m/s,
2s后的位移$x=\frac{1}{2}a{{t}_{1}}^{2}=\frac{1}{2}×100×4m=200m$,
然后冰塊做豎直上拋運動,規定向上為正方向,根據$x=v{t}_{2}+\frac{1}{2}a{{t}_{2}}^{2}$得,-200=200t2-$5{{t}_{2}}^{2}$,
解得t2≈41s.
(3)發射2s后掉落的冰塊,則第5s末的位移${x}_{2}=v{t}_{3}-\frac{1}{2}g{{t}_{3}}^{2}=200×3-\frac{1}{2}×10×9m$=555m,此時離地的高度h1=x+x2=200+555m=755m,
發射3s后,冰塊的速度v′=at4=100×3m/s=300m/s,此時離地的高度$x′=\frac{1}{2}a{{t}_{4}}^{2}=\frac{1}{2}×100×9m=450m$,
則冰塊B在第5s末的而位于${x}_{3}=v′{t}_{5}-\frac{1}{2}g{{t}_{5}}^{2}$=$300×2-\frac{1}{2}×10×4m$=580m,此時離地的高度h2=x3+x′=450+580m=1030m,
A、B兩冰塊的距離△x=h2-h1=1030-755m=275m.
答:(1)火箭上升的加速度為100m/s2;
(2)冰塊脫落后經41s時間落地;
(3)第5s末A、B兩冰塊的距離為275m.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冰塊脫落后做豎直上拋運動,掌握處理豎直上拋運動的方法,可以分段求解,也可以全過程求解,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溫度傳感器 | B. | 紅外線傳感器 | C. | 聲音傳感器 | D. | 壓力傳感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可變電阻R被調到較小的阻值 | |
B. | .電阻R2兩端的電壓減小,減小量等于△U | |
C. | .通過電阻R2的電流減小,減小量小于$\frac{△U}{{R}_{2}}$ | |
D. | 路端電壓增大,增大量小于△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 | |
B. | 若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增大 | |
C. | 若將a、b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不變 | |
D. | 若將b、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臺電子鐘正常工作時的電流一定比手電筒里的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小 | |
B. | 這臺電子鐘的額定電壓一定比手電筒里的小燈泡額定電壓小 | |
C. | 這兩節干電池的電壓減小很多 | |
D. | 這兩節干電池的內電阻減少很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B點的電場強度 | |
B. | AC間的電勢差 | |
C. | 小球在A點的加速度 | |
D. | 帶電小球從A運動到C過程電勢能的變化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