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L1、L2、L3變亮 | B. | L1、L2、L3變暗 | ||
C. | L1變亮,L2、L3變暗 | D. | L1變暗,L2、L3亮度變亮 |
分析 根據變壓器的工作原理:電壓與匝數成正比,電流與匝數成反比,結合部分電路的歐姆定律,依次分析兩種情況下的電流與電壓,然后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設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壓為U,電流為I,由原、副線圈匝數之比3:1,可得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3:1,原線圈兩側的電壓為3U;
電流之比1:3,燈泡L2、L3、L4正常發光,則副線圈電流為3I,所以原線圈電流為I,L1也正常發光,L1兩端的電壓也電壓U.
所以最左側的交流電的電壓為4U.
若沒有L4,設燈泡的電流為I′,則副線圈上的電流為2I′,此時原線圈上的電流I1′,則:$\frac{{I}_{1}′}{2I′}=\frac{1}{3}$,所以:${I}_{1}′=\frac{2}{3}I′$
設燈泡的電阻值都是R,則副線圈兩側的電壓:U′=I′•R
原線圈兩側的電壓:U″=3U′=3I′R
燈泡L1兩側的電壓:${U}_{1}={I}_{1}′•R=\frac{2}{3}I′R$
此時:4U=${U}_{1}+U″=\frac{11}{3}I′R$
聯立得:$U′=\frac{12}{11}U$,所以L2、L3亮度變亮;
L1兩側的電壓:${U}_{1}′=\frac{8}{11}U$,所以L1變暗
綜上可知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理想變壓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計線圈內阻;二是沒有出現漏磁現象.同時運用閉合電路毆姆定律來分析隨著電阻變化時電流、電壓如何變化.分析的思路先干路后支路,以不變應萬變.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變壓器的原線圈與燈泡串聯后接入交流中.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沿OP、OQ兩方向射出的粒子若電性相反,則粒子離開電容器時速度相同 | |
B. | 沿OP、OQ兩方向射出的粒子若電性相反,則粒子離開電容器時電場力做的功一定相等 | |
C. | 沿OP、OQ兩方向射出的粒子若電性相反,則粒子離開電容器時速度偏轉角大小相等 | |
D. | 沿OM、ON兩方向射出的粒子若均帶負電,則沿OM方向射出的粒子先到達極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代表符號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數值/cm | 1.70 | 3.40 | 5.10 | 8.60 | 10.3 | 12.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線圈中的感應電流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 |
B. | 電阻R兩端的電壓隨時間均勻增大 | |
C. | 線圈電阻r消耗的功率為4×10-4 W | |
D. | 前4 s內通過R的電荷量為4×10-4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兩點電勢均升高 | B. | ab兩點電勢均降低 | ||
C. | a點電勢升高,b點電勢降低 | D. | a點電勢降低,b點電勢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較高 | B. | 帶電質點通過Q點時的電勢能較大 | ||
C. | 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較大 | D. | 帶電質點通過Q點時的加速度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