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小環下滑的加速度,結合位移時間公式求出小環從釋放至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
(2)根據動能定理求出最高點的速度,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作用力的大小.
(3)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求出在水平軌道上的運動路程,從而得出小環通過最高點D的次數,從而確定停在軌道上的位置.
解答 解:(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小環沿AB下滑的加速度a=$\frac{mgsinθ}{m}=gsinθ=\frac{1}{2}g$,
根據$6R=\frac{1}{2}a{t}^{2}$得,小環從釋放第一次到達B點的時間t=$\sqrt{\frac{12R}{a}}=\sqrt{\frac{24R}{g}}$.
(2)對A到D段運用動能定理得,$mg(6Rsinθ-R)-μmg•2R=\frac{1}{2}m{{v}_{D}}^{2}-0$,
在最高點D,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frac{{{v}_{D}}^{2}}{R}$,
解得F=2.6mg.
(3)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mg•6Rsinθ-μmgs=0,
解得s=30R.
n=$\frac{s}{4R}$=7.5,可知小環通過最高點D的次數為 7次,最后停在E處.
答:(1)小環從釋放至第一次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為$\sqrt{\frac{24R}{g}}$;
(2)小環第一次向右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D時,對軌道的作用力為2.6mg;
(3)小環通過最高點D的次數為7次,其最終停在軌道上的位置為E處.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動能定理的綜合運用,知道最高點向心力的來源,運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時刻(s)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22.0 |
速度(m/s | 0 | 4.0 | 8.0 | 12.0 | 16.0 | 16.5 | 13.5 | 10.5 | 7.5 | 4.5 | 1.5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 | B. | $\frac{\sqrt{3}}{4}$ | C. | $\frac{\sqrt{3}}{2}$ | D. |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具有確定熔點的物質一定是單晶體 | |
B. | 分子間的斥力隨分子間距離增大而增大 | |
C. | 露珠呈球狀是由于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 | |
D. | 飽和汽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飽和汽壓與蒸汽所占的體積無關,也和這體積中有無其他氣體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合上開關S后,L1和L2始終一樣亮 | |
B. | 合上開關S,L2先亮,L1后亮,最后一樣亮 | |
C. | 斷開開關S時,L1和L2都要過一會兒才熄滅 | |
D. | 斷開開關S時,L2立即熄滅,L1過一會兒才熄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度和加速度均為0 | B. | 速度為0,加速度不為0 | ||
C. | 速度不為0,加速度為0 | D. | 速度和加速度均不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