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 | |
B. | 出發時B在A前3 m處 | |
C. | 3 s末兩個物體相遇后,兩物體可能再相遇 | |
D. | 運動過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衛星“G1”和“G3”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為$\frac{{R}^{2}g}{{r}^{2}}$ | |
B. | 如果調動“高分一號”衛星快速到達B位置的下方,必須對其加速 | |
C. | 衛星“G1”由位置A運動到位置B所需的時間為$\frac{5πr\sqrt{gr}}{3Rg}$ | |
D. | 若“高分一號”所在高度處有稀薄氣體,則運行過程中,衛星運行高度會緩慢降低,速度會緩慢變大,但機械能會緩慢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繩子拉力可能變大 | B. | A對斜面的壓力可能增大 | ||
C. | 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減小 | D. | A可能沿斜面下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則物體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 |
B. | 物體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物體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 |
C. | 力的作用效果不僅取決于力的大小和方向,還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 |
D. | 力作用在物體上,必定同時出現形變和運動狀態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首先建立了描述運動所需的概念,如:瞬時速度、加速度及力等概念 | |
B. | 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 |
C. | 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D. | 伽利略為了研究自由落體的規律,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斜面實驗”,通過對斜面實驗的觀察與計算,直接得到落體運動的規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點的線速度大 | B. | N點的角速度大 | C. | M點的角速度大 | D. | N點的線速度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子不可能打到A點 | |
B. | 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越長,其軌跡線越長 | |
C. | 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越長,其軌跡所對應的圓心角越大 | |
D. | 在AC邊界上有一半區域有電子射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