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波沿x軸反方向傳播,波速為20m/s,從0點以一定速度向右運動的觀察接收的頻率可以為1Hz | |
B. | A質點比B質點晚振動0.05s,該波遇到直徑為1cm的障礙物可以發生明顯衍射 | |
C. | 由圖示時刻經0.1s,B質點的運動路程為2cm | |
D. | 若該波與另一列沿x軸正向傳播且波長為16m的波相遇,可以發生穩定的干涉現象 |
分析 讀出波長,由波速公式求解波速.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由波形的平移法判斷質點的振動先后,并求出時間差.根據質點做簡諧運動時一個周期內通過的路程是四個振幅,根據時間0.1s與周期的關系,分析B質點的運動路程.干涉的條件是兩列波的頻率必須相同.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A、由圖知,波長λ=8m,則波速為 v=$\frac{λ}{T}$=$\frac{8}{0.4}$=20m/s.此時B的速度方向為-y方向,則由波形的平移法知該波沿 x軸負向傳播.該波的頻率為 f=$\frac{1}{T}$=$\frac{1}{0.4}$=2.5Hz,觀察者從0點以一定速度向右運動,會產生多普效應,觀察都接收的頻率增大,接受到的頻率可以為1Hz.故A正確.
B、A質點與B質點平衡位置相距x=1m,則波從B傳到A的時間 t=$\frac{x}{v}$=$\frac{1}{20}$s=0.05s,即A質點比B質點晚振動0.05s.該波的波長為8m,所以該波遇到直徑為1cm的障礙物可以發生明顯衍射.故B正確.
C、由圖示時刻經0.1s=$\frac{1}{4}$T,由波形平移法可知,圖中x=5cm處的狀態傳到B點,B質點的運動路程為S=2y=2cm,故C正確.
D、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的兩列波波速相等,波長不同時頻率不同,所以若該波與另一列沿x軸正向傳播且波長為16m的波相遇時,兩列波的頻率不等,不可能發生穩定的干涉現象.故D錯誤.
故選:ABC
點評 本題關鍵抓住質點做簡諧運動時一個周期內通過的路程是四個振幅,確定出周期.對于波動圖象的理解,常用的方法是波形的平移法.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某段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為零,該物體不一定是靜止的 | |
B. | 在某段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該物體不一定是靜止的 | |
C. | 衛星繞地球轉一圈,位移為零,路程不為零 | |
D. | 高速公路路牌標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6 m | B. | 0.3 m | C. | 0.2 m | D. | 0.1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圖中B點的運動方向向左 | |
B. | 波速v=4 m/s | |
C. | 要使該波能夠發生明顯的衍射,則要求障礙物的尺寸遠大于4 m | |
D. | 該波與另一列波發生穩定的干涉,則另一列波的頻率為1 H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湯姆孫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
B. | 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都是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流 | |
C. | 氫原子從激發態向基態躍遷只能輻射特定頻率的光子 | |
D. | 某放射性原子核經過2次α衰變和一次β衰變,核內質子數減少3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