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①根據圖象的性質可知,圖象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
②對減速過程分析,根據圖象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頓第二定律以及摩擦力公式即可求得動摩擦因數;
③對加速過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圖象的性質即可求得拉力F的大。
解答 解:①v-t圖象中圖象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物體通過的位移,故物體在3s內的位移x=$\frac{1}{2}×3×2$=3m;
②1s后物體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加速度a=$\frac{△v}{△t}$=$\frac{0-2}{2}$=-1m/s2;
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摩擦力大小f=ma=2×1=2N;
根據f=μmg可得:
μ=$\frac{f}{mg}$=$\frac{2}{20}$=0.1;
③對前1s分析可知,F-f=ma'
由圖象可知a'=$\frac{2}{1}$=2m/s2;
解得:F=2×2+2=6N;
答:①物體在3s內做直線運動的位移為3m;
②物體與平面之間的摩擦因數為0.1;
③物體所受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為6N.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與圖象相結合的問題,解題的關鍵還是圍繞加速度進行分析,注意體會加速度作為力和運動之間的橋梁作用的應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這列波的周期為T=0.8s | |
B. | 當t=0.6s時質點a速度沿y軸負方向 | |
C. | 質點c在這段時間內沿x軸正方向移動了3m | |
D. | 質點d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為20cm | |
E. | t=0.6s時,質點e將要沿y軸正方向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用戶所用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應為1:20 | |
B. | 用戶所用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應為500:11 | |
C. | 隨用戶用電器的增多,降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降低 | |
D. | 隨用戶用電器的增多,輸電效率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A相對于物體B向上運動 | |
B. | 斜面C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A、B、C三者重力之和 | |
C. | 物體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不可能為零 | |
D. | 物體A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g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金屬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金屬棒產生的焦耳熱 | |
B. | 重力和安培力對金屬棒做功之和大于金屬棒動能的增量 | |
C. | 若R1:R2:R3=3:6:4,則R1、R2、R3產生的焦耳熱之比為2:1:6 | |
D. | 若導軌足夠長,最終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frac{({mgsinθ-f)}^{2}}{{B}^{2}{L}^{2}}(\frac{{R}_{1}{R}_{2}}{{R}_{2}+{R}_{2}}+{R}_{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電機采用“Y”接法,負載采用“△”接法 | |
B. | 每個負載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20 V | |
C. | 每個負載電阻兩端的電壓為380 V | |
D. | 通過每個負載的電流為3.8 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V | B. | 22V | C. | 44V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