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光的波粒二象性,意思為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 |
B. | 用一束單色光照射某金屬表面,有光電子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 | |
C. | 根據玻爾的原子理論,氫原子吸收了光子后,核外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的電勢能增大,原子能量增大 | |
D. | 20個${\;}_{92}^{238}$U經過兩個半衰期后還剩5個${\;}_{92}^{238}$U | |
E. |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 |
分析 光的衍射與干涉說明光有波動性,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是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原子衰變的統計規律;比結合能的大小反映原子核的穩定程度.
解答 解:A、光的波粒二象性,意思為有時光表現為波動性,有時表現為粒子性,而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故A錯誤;
B、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m=hγ-W,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故B正確;
C、根據玻爾的原子理論,氫原子吸收了光子后,原子能量增大,電勢能增大;由于電子運動的半徑增大,由$\frac{k{e}^{2}}{{r}^{2}}=\frac{m{v}^{2}}{r}$可知核外電子的動能減小.故C正確;
D、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原子衰變的統計規律,對個別的放射性原子沒有意義.故D錯誤;
E、比結合能越大,將核子分解需要的能量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故E正確.
故選:BCE
點評 該題考查的比較簡單的知識點;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以及知道光的強弱會影響單位時間內發出光電子的數目.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子束通過雙縫實驗裝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圖樣 | |
B. | β射線在云室中穿過會留下清晰的徑跡 | |
C. | 人們利用慢中子衍射來研究晶體的結構 | |
D. | 人們利用電子顯微鏡觀測物質的微觀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實線波的周期是4s,虛線波的周期是6s | |
B. | 兩列波此時引起平衡位置為x=4m處的質點的振動方向相同 | |
C. | 若兩列波的傳播速度相同,則實線波與虛線波的周期之比$\frac{2}{3}$ | |
D. | 在相遇區域不會發生干涉現象,也就沒有振動加強的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質點振動周期最大周期為0.4s | |
B. | 該波最大波速為10m/s | |
C. | 從t時開始計時,x=2m處的質點比x=2.5m處的質點先回到平衡位置 | |
D. | 在t+0.2s時,x=-2m處的質點位移一定為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波的波長為10m | |
B. | 介質中質點的振幅為8cm | |
C. | 介質中質點的振幅為4cm | |
D. | 再過半個周期,x=10m處的質點遷移到x=20m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有加速度的物體,其速度就一定增加 | |
B. | 加速度恒為零的物體,其速度一定不變 | |
C. | 只要物體的速度有變化,則物體就一定有加速度 | |
D. | 只要物體的加速度為零,則它的速度也就一定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