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實驗的原理和實驗中的注意事項確定操作中的錯誤步驟.
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點2的瞬時速度,根據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1)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
(2)A、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并接好電路,故A錯誤.
B、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故B正確.
C、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適當重的鉤碼,故C正確.
D、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故D錯誤.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D.
(3)計數點2的瞬時速度為:v2=$\frac{{x}_{13}}{2T}$=$\frac{3.77+4.15}{2×0.1}×1{0}^{-2}$m/s=0.396m/s.
(4)根據△x=aT2,運用逐差法得:a=$\frac{{x}_{36}-{x}_{03}}{9{T}^{2}}$=$\frac{4.53+4.91+5.29-3.39-3.77-4.15}{9×0.{1}^{2}}×1{0}^{-2}$=0.380m/s2.
故答案為:(1)交流;(2)AD;(3)0.396;(4)0.380.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通過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和加速度,關鍵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運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變大 | |
B. |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變小 | |
C. | 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電壓變大 | |
D. | 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電壓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2 g | B. | 0.4g | C. | 2.5 g | D. | 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開普勒基于第谷的行星觀測記錄,通過猜想與論證,提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規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
B. | 伽利略將行星與太陽、地球與月球、地球與地面物體之間的引力規律推廣到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 |
C. |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在定律發現的過程中,第谷、開普勒、胡克、哈雷等科學家,在不同時期均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
D. | 根據天王星的觀測資料,哈雷利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了海王星的軌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3節動車加3節拖車編成的 | B. | 由6節動車加2節拖車編成的 | ||
C. | 由3節動車加9節拖車編成的 | D. | 由3節動車加4節拖車編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行星的同步衛星的運行速率為$\frac{2πR}{{T}_{0}}$ | |
B. | 該行星的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為$\frac{ρG{{T}_{0}}^{2}}{3π}$ | |
C. | 該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在兩極的大小為$\frac{4}{3}$GρRπ | |
D. | 該行星的衛星在星球表面附近做圓周運動的速率為2πR$\sqrt{\frac{3π}{ρ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