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2)在實驗中F和F′分別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及實驗得出,明確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即可正確解答;本實驗中采用了兩個力合力與一個力效果相同來驗證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該實驗方法的應用.
(3)步驟C中只有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才能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進一步才能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步驟E中只有使結點到達同樣的位置O,才能表示兩種情況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答 解:(1)F是通過作圖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論值,而F′是通過一個彈簧稱沿AO方向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到O點,使得一個彈簧稱的拉力與兩個彈簧稱的拉力效果相同,測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誤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2)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所以本實驗采用的等效替代法.
故選:B.
(3)本實驗為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圖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論值和實際值,然后進行比較,得出結果.所以,實驗時,除記錄彈簧秤的示數(shù)外,還要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以便確定兩個拉力的方向,這樣才能作出拉力的圖示.步驟C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步驟E中未說明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位置O.
故答案為:(1)F′;
(2)B;
(3)①C;E;
②C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E中未說明是否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了位置O.
點評 本實驗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個合力與幾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確“理論值”和“實驗值”的區(qū)別.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壓表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 | B. | 電流表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 | ||
C. | 電阻R兩端電壓先增大后減小 | D. | A燈開始比B燈亮,而后比B燈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極限運動愛好者從P點到b點的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 |
B. | .極限運動愛好者從P點到a點時間的表達式可能為$\frac{{v}_{0}}{gtanθ}$ | |
C. | .極限運動爰好者到達a點時,tanθ=tanβ | |
D. | .彈性輕繩原長的表達式可能為:$\frac{{v}_{0}^{2}}{gsinβta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乙分子從r3到r1一直加速 | |
B. | 乙分子從r3到r2過程中呈現(xiàn)引力,從r2到r1過程中呈現(xiàn)斥力 | |
C. | 乙分子從r3到r1過程中,兩分子間分子力先增大后減小 | |
D. | 乙分子從r3到距離甲最近的位置過程中,兩分子間分子力先減小后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粒子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2b | |
B. | 粒子速度大小為$\frac{qBb}{m}$ | |
C. | a的長度為($\sqrt{3}$+1)b | |
D. | 最后從磁場中飛出的粒子一定從上邊界的中點飛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