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植物細胞的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內,都有遺傳物質存在
B.大腸桿菌沒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合成的蛋白質沒有復雜的空間結構
C.與骨骼肌細胞相比,人體小腸腺細胞內核糖體的數量明顯較多
D.動物細胞內存在囊泡,囊泡膜參與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海草場生態系統是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能緩解海浪對沿岸的侵蝕,改善水質。近年來由于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導致海草場生態系統逐步退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海草場生態系統中的全部海草構成了一個群落
B.海草場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C.海平面上升會降低海草場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
D.海草場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其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關于脂質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磷脂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在人和動物的腦、卵、肝臟中含量豐富
B.脂肪只存在于動物的脂肪細胞中,具有儲存能量和保護內臟等作用
C.脂質存在于所有細胞中,是組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有機化合物
D.性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等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氨基酸構成蛋白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每個氨基酸只有一個氮基和一個羧基
B.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其R基團有二十種
C.每個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D.氨基酸之間的差異在R基團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衰老細胞的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D.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變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分化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沒有細胞分化,就沒有細胞的多樣性
B.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
C.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D.細胞分化源于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內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由腺苷、核糖和磷酸基團組成
B.在ATP-ADP循環中磷酸基團可重復利用
C.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揮作用
D.肌肉收縮過程中ATP使肌肉形變屬于吸能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表示高等動植物親代個體產生新個體的3種不同途徑,請據表分析并回答問題:
生物 | 途徑 | 主要流程 |
動植物 | 甲 | 親代個體→受精卵→胚→新個體 |
植物 | 乙 | 親代個體→體細胞→胚狀體→新個體 |
動物 | 丙 | 親代個體→核移植細胞→早期胚胎→新個體 |
(1)甲、乙、丙途徑中屬于有性生殖的是________,三種途徑中由胚(胚狀體或早期胚胎)發育成新個體都需要經過細胞的________。
(2)相比于甲,乙丙途徑在應用上的優點是____________。乙途徑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動物一般采用丙而不采用乙途徑繁殖新個體的原因是________。
(3)丙途徑中,從早期胚胎→新個體的流程中還需要進行的生物工程技術是________。該途徑獲得的新個體與供核的親代個體性狀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從乙、丙途徑獲得的新個體中各取一小塊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下列敘述錯誤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 前者需先用鹽酸解離,后者需先用胰蛋白酶處理
b. 前者培養基中一般加入蔗糖,后者一般加入葡萄糖
c. 前者培養過程需要持續光照,后者可在暗處培養
d. 兩者培養過程中均需要保證無菌條件防止雜菌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研究課題中,實驗材料與試劑選擇最合理的是( )
選項 | 研究課題 | 選用材料與試劑 |
A | 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 新制3%的H2O2溶液、肝臟研磨液、0.01 mol/L的鹽酸和NaOH溶液、蒸餾水、帶火星衛生香 |
B |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蒸餾水、斐林試劑 |
C | 探究Cu2+對酶活性影響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Cu2+溶液、蒸餾水、斐林試劑 |
D | 驗證酶的專一性 | 新制3%的H2O2溶液、FeCl3溶液、土豆研磨液、蒸餾水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麋鹿原產于我國,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麋鹿善游泳,主要采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據科學家考證,距今約1萬年前到距今約3 000年時麋鹿最為昌盛,數量達到上億頭,廣泛分布于長江、黃河下游地區,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絕跡。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實施飼養麋鹿野化放歸行動,在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現今,麋鹿有效種群已達到50多個,結束了數百年來麋鹿無野生種群的歷史。
(l)分析我國歷史上野生麋鹿絕跡的原因。
(2)說明我國選擇江淮地區建立麋鹿野生自然保護區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