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 乙、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觀察物鏡丙時應選用甲中①④⑥組合
B.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的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 10 倍后的物像,則細胞的面積增大為原來的 10 倍
D.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于乙圖右上方,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
B.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 ATP 中
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 H2O
D.過程①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酶特性的實驗設計中,最科學、嚴謹的一項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A | 驗證酶具有高效性 | 實驗組:2 mL 3%的 H2O2 溶液+1 mL 過氧化氫酶,保溫 5 min 后觀察 對照組:2 mL 3%的 H2O2 溶液+1 mL 蒸餾水,保溫 5 min 后觀察 |
B | 驗證酶具有專一性 | 實驗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新鮮唾液,保溫 5 min 后斐林試 劑檢驗 對照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 新鮮唾液,保溫 5 min 后斐林試劑檢驗 |
C | 探究酶作用的適宜 溫度 | 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新鮮唾液+碘液,每隔 5 min 將溶液溫度 升高 10℃,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
D | 驗證 pH 對酶催化 速率的影響 | 向三支試管分別加入 1 mL 不同 pH 的緩沖液,再依次加入 1 mL 新鮮唾液、 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適宜溫度保溫 5 min 后用斐林試劑檢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裝置(如下圖)置于適宜溫度下,一段時間后,經檢測,裝置中葡萄糖減少了 a 摩爾,氣體的體積總量增加了 b 摩爾。以下關于酵母菌細胞呼吸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0.5b 摩爾
B.有氧呼吸產生的 CO2 量為 6a-b 摩爾
C.細胞呼吸產生的 CO2 量為 6a-2b 摩爾
D.細胞呼吸消耗的 O2 量為 6a-3b摩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晝夜內 CO2 吸收量的變化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區段是 bg 段
B.該植物在 a 和 h 時刻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相等
C.與 c 點相比,e 點植物細胞內的 C3 含量將減少
D.ce 段與 fg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圖 1、圖 2 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圖。圖 3 是圖 1 中①的結構示意圖,A、B、C、D、E、F 表示某些物質,a、b、c、d 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 1 是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該細胞中的⑥是合成 的場所。
(2)圖 2 中②與植物 的形成有關。若圖 2 是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一部分, 則色素主要存在于[ ] ,不應有的結構是[ ] 。
(3)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運輸方式為 。若圖 1 代表小腸上皮細胞,其吸收氨基酸 的運輸方式為圖 3 中的 。
(4)若圖 1 代表人體內能吞噬病原體的白細胞,則該細胞能識別病原體主要依賴于圖 3 中 的 ,白細胞吞噬病原體的過程說明①的結構特點是具有 性。
(5)若圖 1 代表胃黏膜上皮細胞,人在飲酒時,酒精是通過圖 3 中的 方式進入該細胞。 下列曲線與酒精跨膜運輸方式相符合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現有 4 支試管 A、B、C、D,先向各試管內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圖中所示步驟操作,然后分別用斐林試劑檢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出現磚紅色沉淀的試管有 。
(2)試管 A、B 形成對照,說明酶具有 。試管 A、C 形成對照,說明高溫會破壞 酶的 進而使酶失去活性。
(3)在加入斐林試劑檢驗之前,試管 D 中剩余的物質有水、多肽、 。
(4)除了溫度和 pH 對酶活性有影響外,一些抑制劑也會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圖 1 為酶作 用機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示意圖,圖 2 為相同酶溶液在無抑制劑、添加不同抑 制劑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
①據圖 1 分析可推測,競爭性抑制劑與 具有類似結構因而能與酶的活性位點相結合。 非競爭性抑制劑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 (選填“高溫”、“低溫”、“強酸”)對酶活性抑制 的機理相同。
②圖 2 中代表在酶中添加了競爭性抑制劑、非競爭性抑制劑的曲線分別是 、 。當底 物濃度相對值大于 15 時,限制曲線甲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 1 表示萌發小麥種子中可能發生的相關生理過程,A~E 表示物質,①~④ 表示過程。圖 2 的實驗裝置用來探究消毒過的小麥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的細胞呼吸方式(假定: 葡萄糖為種子細胞呼吸過程中的唯一底物))。請分析下列回答。
(1)圖 1 中物質 C、D、E 依次為 、 、 。圖 1 中,產生物質 B的過程②和④的酶分別存在于 、 。
(2)圖 1 中代謝過程①、③、④均有能量釋放,其中釋放能量最多的是 (填序號)。 圖 2 實驗裝置乙中,KOH 溶液中放置筒狀濾紙的目的是 。
(3)寫出過程①②的總反應式: 。
(4)若實驗后,乙裝置的墨滴左移,甲裝置的墨滴不動,則小麥種子萌發的過程中進行的 細胞呼吸方式是 ;若實驗后,乙裝置的墨滴左移,甲裝置的墨滴右移,則小麥種子 萌發的過程中進行的細胞呼吸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光呼吸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在光照和 O2/CO2 值異常情況下發生的一個生理過 程,該過程借助葉綠體、線粒體等多種細胞器共同完成(如圖 1 所示),是光合作用伴隨的一個損耗能量的副反應。表 1 是研究人員對某植物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氧氣的吸收量和釋放量 進行測定的實驗結果。
圖 1
(1)據圖 1 可知,光呼吸與光合作用都利用了 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應階段 實現了該物質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終將該物質徹底氧化分解并產生 。
(2)有觀點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氣和過強光照下,因為溫度很高,蒸騰作用很強,氣孔大量關閉, 供應減少。此時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應階段生成的多 的 ,而光呼吸產生的 又可以作為暗反應階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對 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義。
(3)“Rubisco”是一種酶的名稱,這種酶既能催化物質“C—C—C—C—C”和 O2 反應, 也能催化物質“C—C—C—C—C”和 CO2 反應, 推測 O2/CO2 值 (高、低)時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
(4)據表 1 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若將該植物在 10 ℃、10 klx光照 4.8 小時后,轉入 20 ℃黑暗環境 19.2 小時,氧氣的積累量為 mg。
(5)研究人員還對玉米幼苗進行了探究,將玉米幼苗置于密閉玻璃罩內,在黑暗條件下,罩內 CO2 含量每小時增加了 25mg;在充足光照條件下,罩內 CO2 含量每小時減少了 50mg。據 測定,上述光照條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時共合成葡萄糖 60mg。若呼吸作用的底物和光合作用的產物均為葡萄糖,則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呼吸作用每小時產生 CO2 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湖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血液中紅細胞內運輸氧氣的化合物所含有的化學元素
A.C、H、O、N、Fe
B.C、H、O、Ca、Fe
C.C、H、Ca、Fe、P
D.C、H、N、Ca、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