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其中黑點代表物質分子,圓圈代表載體。圖乙為細胞膜的結構模型及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回答問題。(請在[ ]內寫出結構的標號,在橫線上填結構或物質名稱)
(1)在甲圖中,③表示 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種物質中,通過②方式進入紅細胞的是 。
(3)與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點是需要借助 。加入呼吸抑制劑,①②③中將會受到影響的是 。
(4)在圖乙中,構成該結構的基本支架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完全相同的培養條件下,用一種培養液分別培養單細胞綠藻和酵母菌,培養結果如圖所示。造成酵母菌培養失敗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培養缸沒有置于光亮處 B.培養缸沒有密封
C.沒有通入空氣 D.培養液不含有機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體內含有多種多樣的蛋白質,每種蛋白質
A.都含有20種氨基酸 B.都是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三組生理狀態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別培養在含有相同培養液的密閉培養瓶中,一段時間后,測定根吸收某一礦質元素離子的量。培養條件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培養瓶中氣體 | 溫度(°C) | 離子相對吸收量(%) |
空氣 | 17 | 100 |
氮氣 | 17 | 10 |
空氣 | 3 | 28 |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有氧條件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B.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與溫度的變化無關
C.氮氣環境中該植物幼根細胞吸收該離子不消耗ATP
D.與空氣相比,氮氣環境有利于該植物幼根對該離子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些實驗必須先制作臨時載玻片標本,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下面的實驗過程錯誤的是
A.油脂的檢測和觀察: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B.有絲分裂觀察:洋蔥根尖細胞→解離→染色→漂洗→制片→觀察
C.質壁分離觀察:撕取洋蔥紫色鱗片葉外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D.葉綠體的觀察:取蘚類的小葉→制片→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LDL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即膽固醇包裹于蛋白質內部。人體內有2/3的LDL經受體途徑進行代謝,下圖表示LDL的降解過程,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LDL受體和LDL結合后也會進入細胞內部,與溶酶體結合后LDL被降解
B.膽固醇從溶酶體中釋放出去,需要載體蛋白協助
C.LDL進入細胞內與膜上的受體有關,與線粒體無關
D.在LDL的降解過程中,體現了生物膜的功能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代謝的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有絲分裂時,核膜會解體形成分散小泡并立即消失
B.與檸檬酸循環有關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基質和嵴上
C.碳反應生成的三碳糖大多數參與RuBP的再生,少數離開卡爾文循環
D.離開卡爾文循環的三碳糖大多數進入細胞溶膠合成蔗糖,少數在葉綠體內合成其他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侵染一段時間后攪拌、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檢測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約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30%。在侵染時間內,被侵染細菌的存活率接近100%。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離心后大腸桿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來自噬菌體的DNA
C.上清液放射性主要來自噬菌體蛋白質外殼
D.噬菌體遺傳特性的傳遞過程中起作用的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γ-氨基丁酸和某種局部麻醉藥在神經興奮傳遞過程中的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此種局麻藥單獨使用時不能通過細胞膜,如與辣椒素同時注射才會發生如圖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局部麻醉藥作用于突觸后膜的Na+通道,阻礙Na+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B.γ-氨基丁酸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促進Cl-內流,抑制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C.局麻藥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機理一致,都屬于抑制性神經遞質
D.神經細胞興奮時,膜外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膜內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