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科學家從溫暖南極考察車內走到寒冷的室外,生理上出現的適應性變化是( )
①體溫下降
②身體耗氧量的變化
③皮膚血管血流量增加
④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性增強
⑤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⑥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胚芽鞘產生生長素的部位、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彎曲生長的部位分別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生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根據實驗結果繪制出如圖所示的曲線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實驗過程中酵母菌種群的年齡組成先是增長型,后是穩定型,最后變為衰退型
B.種群數量在b點增長最快
C.每次取樣前應將培養瓶振蕩搖勻
D.本實驗中不存在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一”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是生產者,b、d、e是消費者,c是分解者
B.該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C.該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可表示為:a→d→e→b
D.e每增加lkg的體重,至少需要25kg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目前可卡因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吸毒者把可卡因稱作“快樂客”。如圖為毒品可卡因對人腦部突觸間神經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當多巴胺與受體結合,使突觸后膜興奮,此時膜內是正電位
B.“癮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現出健談現象與吸食者大腦皮層語言中樞H區興奮性過高有關
C.吸毒“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靡,四肢無力,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含量減少
D.由圖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機理是與多巴胺轉運載體結合,阻止了多巴胺進入突觸前膜,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從而增強并延長多巴胺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溫特做了如下實驗:把切下的燕麥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幾小時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塊切成小塊,再將經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一側,結果胚芽鞘會朝對側彎曲生長。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該實驗證明了( )
A.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某種化學物質
B.單側光使燕麥的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
C.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D.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研究人員在荔枝單一種植園中種植矮小的山綠豆(復合種植園),并研究了種植山綠豆前后種植園中幾類昆蟲數量的變化,結果如圖。下列有關該復合種植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種植園的生物種間關系有捕食、競爭、寄生、腐生
B.該生態系統是由荔枝、山綠豆和各種食性的昆蟲組成的
C.肉食性昆蟲增加,植食性昆蟲減少,說明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生物種間關系
D.肉食和寄生性昆蟲增多,說明荔枝園的抵抗力穩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張家口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機理,研究者選用某種哺乳動物的神經組織(如圖甲)進行了分組實驗及不同的處理(I組:未加河豚毒素;Ⅱ組:浸潤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組:浸潤在河豚毒素中lOmin)。各組分別刺激神經元A,并測量神經元A與神經元B的動作電位,結果如圖乙。請回答相關問題:
(1)微電極刺激神經元A測得動作電位0.5ms后,才能測到神經元B的動作電位,這被稱為“興奮延遲”,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突觸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釋放某種物質,該物質被突觸后膜上的________識別。
(2)已知河豚毒素對于突觸后膜識別信息分子無影響。從Ⅱ、Ⅲ組推斷,神經元A和神經元B動作電位的改變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____內流,神經元B動作電位的改變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對神經興奮的傳遞起__________作用。
(3)拔牙時疼痛刺激產生的興奮傳遞到____________形成痛覺。為減弱疼痛,醫學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開發___________類藥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下列有關核酸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的合成只能在細胞核中進行
B.DNA和ATP含有的化學元素不相同
C.艾滋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只存在于擬核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主動運輸消耗的能量可來自ATP或離子電化學梯度等。如圖為Na+、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圖中物質跨膜運輸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A.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動運輸
B.Na+從小腸上皮細胞進入組織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動運輸
C.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與Na十從腸腔到小腸上皮細胞相伴隨
D.Na+從腸腔到小腸上皮細胞以及葡萄糖從小腸上皮細胞到組織液均為被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