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學期二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具有高度耐鹽性的微生物,可引起人類肺炎、腸炎等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養基中添加適量血液)上生長時,可破壞菌落周圍的紅細胞,使其褪色。下圖為定性檢測鮮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操作流程,請回答相關問題。
(1)按細胞結構分類,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_____生物,從培養過程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可進行_____呼吸。
(2)7.5%NaCl肉湯培養基可為微生物提供的營養成分包括__________,用7.5%NaCl肉湯培養基進行選擇培養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接種操作前后需要對接種工具進行_________滅菌。
(4)在制備血平板時需將pH調節至__________ (“微酸性”或“微堿性”)后滅菌,待培養基__________后,再加入適量血液。按培養基功能分類,血平板屬于__________培養基。
(5)經多次規范操作、重復實驗,血平板上均出現_____的菌落,初步證明鮮牛奶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但鮮牛奶供應商仍認為此菌并非鮮牛奶所攜帶,因此,要對本操作進行完善,完善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學期二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運用動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可實現基因定位。研究發現:用人體細胞與小鼠體細胞進行雜交得到的雜種細胞含有雙方的染色體。雜種細胞在持續分裂過程中僅保留鼠的染色體而人類染色體則逐漸丟失,只剩一條或幾條。下圖是人的缺乏 HGPRT 酶突變細胞株( HGPRT -)和小鼠的缺乏 TK 酶細胞株( TK -)融合后并在 HAT 培養液中培養的過程,結果表明最終人的染色體在融合細胞中僅存有 3 號染色體或17 號染色體或兩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時具有 HGPRT 酶和 TK 酶的融合細胞才可在 HAT 培養液中長期存活與繁殖。
(1)體細胞雜交克服了 ,過程①常使用的方法是 。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 。
(2)過程②中,為了防止細菌的污染,所用培養液應該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還要定期用 處理細胞,使貼壁生長的細胞脫落形成細胞懸液。
(3)從實驗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判斷HAT培養基是一種 培養基。
(4)從圖示結果看,可以確定人的基因TK 酶位于17號染色體;該方法是否可以對鼠基因定位,為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人的成熟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可以
A.比較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特點
B.診斷21三體綜合征
C.探究動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條件
D.研究生物膜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若干生理狀況基本相同,長度為3cm的鮮蘿卜條分為四組,分別置于三種濃度相同的溶液(實驗組)和清水(對照組)中,測量每組蘿卜條的平均長度,結果如下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對照組中蘿卜條長度增加較少的原因是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
B.實驗說明蘿卜細胞膜上運載甘油的載體比運載葡萄糖的載體數量多
C.蔗糖溶液中的蘿卜條不能恢復原長度是因為細胞不吸收蔗糖
D.實驗結束后,實驗組中的蘿卜條的細胞液濃度都比實驗前大[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為甘蔗葉肉細胞內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產生
B.過程②只發生在葉綠體基質,過程③只發生在線粒體基質
C.過程①消耗CO2釋放O2,過程③消耗O2釋放CO2
D.若葉肉細胞內過程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甘蔗的干重必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產生情緒壓力時腎上腺皮質、腎上腺髓質受下丘腦調節的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從反射弧的角度看,腎上腺髓質屬于效應器,由此說明腎上腺髓質直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
B.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細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異性受體,由此推斷激素d能促進肝糖原的合成
C.健康人體內激素c濃度不會持續過高,其原因是激素c的分泌受負反饋調節
D.若激素c能抑制T細胞對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釋放,則人長期情緒壓力不能緩解免疫力會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科學實驗研究中的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調查種群密度時,若田鼠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則估算出的種群密度比實際低
B.探究促進生根的最適NAA濃度需要做預實驗,其目的是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
C.種群數量的變化可利用數學模型描述、解釋和預測
D.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幾幅曲線圖的說法不正確的
A.甲圖中光作為物理信息,對同一植物的萌發作用具有兩重性
B.乙圖中若c為生產者,則b代表該生態系統中的次級消費者
C.丙圖中因工業污染,改變了黑化蛾與地衣之間的競爭關系
D.丁圖中若A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B可能為整個植被的生物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下圖是某同學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的基本操作步驟,請回答下列問題。
(1)D過程在低倍鏡下可觀察到 和 分離。若低倍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如右圖所示,則N處為 。
(2)花青素為紫色,它溶于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 中。如果用 進行處理,可得到原生質體,再加入清水后,視野中的顏色變化過程是 。
(3)該同學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離體培養的成熟胡楊細胞質壁分離的影響,將細胞分別移至不同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3天,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 | 培養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 結果 | |
NaCl | 茉莉酸 | ||
① | + | - | 部分細胞質壁分離 |
② | + | + | 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 |
③ | - | - | 細胞正常,無質壁分離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濃度為100mmol·L-1,茉莉酸濃度為10-3mg·L-1;“-”表示無添加
結果表明,茉莉酸對NaCl引起的胡楊細胞質壁分離有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市和平區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調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德國小蠊(二倍體)是常見的室內昆蟲,由于長期使用殺蟲劑,其抗藥性增強,請回答下列問題。
(1)長期使用殺蟲劑,發現滅蟲效果越來越差,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解釋是 。
(2)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抗藥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變成抗性基因s導致的,科學家檢測德國小蠊是否具有s抗性基因,先用 技術將其擴增,再用 技術進行檢測。
(3)德國小蠊的性別決定為XO型,雌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雄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體細胞僅含有1條X染色體)。某正常德國小蠊,體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則該個體的性別是 ;下圖表示該個體減數分裂過程示意圖(表示部分染色體,含性染色體),則符合該個體分裂過程的選項是 。
(4)隨機取樣的德國小蠊個體中,ss個體數為6,SS個體數為26,Ss個體數為18。則抗性基因頻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