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雙鏈DNA、單鏈DNA、雙鏈RNA和單鏈RNA四種類型。現發現了一種新病毒,要確定其核酸屬于上述哪一種類型,應該
A.分析堿基類型,分析核糖類型
B.分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分析堿基類型
C. 分析堿基類型,確定堿基比率
D.分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分析核糖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紅細胞與精子的壽命都比較短, 這一事實體現了
A.細胞的功能對其壽命起決定性作用 B.環境因素對細胞的影響
C.特定的遺傳物質起決定作用 D.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酵母菌培養液進行離心處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離心處理為只含有酵母菌細胞質基質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細胞器的沉淀物兩部分,與未離心處理過的酵母菌培養液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試管中,并向這3個試管同時滴加等量、等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條件下,最終能通過細胞呼吸產生CO2和H2O的試管是
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是25℃、30℃,如圖曲線表示該植物在30℃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若將溫度調節到25℃的條件下(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從理論上講,圖中相應點的移動分別是
A.a點上移,b點左移,m值增加
B.a點下移,b點左移,m值不變
C.a點上移,b點右移,m值下降
D.a點下移,b點不移,m值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細胞內受損的線粒體釋放的信號蛋白,會引發細胞非正常死亡。下圖表示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及時清除受損線粒體及其釋放的信號蛋白的過程,據圖回答:
(1)吞噬泡的吞噬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_______的特點。圖中自噬體由____層磷脂分子構成(不考慮自噬體內的線粒體)。
(2)受損線粒體的功能逐漸退化,會直接影響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段。細胞及時清除受損的線粒體及信號蛋白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發現人體細胞溶酶體內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細胞質基質中的H+進入溶酶體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解酶的合成場所是______。自噬體內的物質被水解后,其產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 由此推測,當細胞養分不足時,細胞“自噬作用”會_______ (增強/減弱/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 如圖為某同學測得的玉米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每小時O2產生量和CO2釋放量。圖乙表示光照強度逐漸增強,測得的該玉米的CO2釋放量和CO2吸收量,圖乙中S1、S2分別表示OAB及BCX的面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實驗條件下,圖甲中玉米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速率相同時,光照強度是________。
(2)圖甲中,光照強度為d時,單位時間內細胞從周圍吸收________個單位的CO2。
(3)圖乙中A點對應的CO2釋放量為________。
(4) OB段,玉米固定的CO2為________( 用S1、S2、S3表示 )。
(5) OX段,玉米共吸收的CO2為________( 用S1、S2、S3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共10分)下圖表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系。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溶酶體起源于乙_______(填細胞器名稱)。圖中所示溶酶體的功能是 。
(2)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表明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
(3)囊泡與細胞膜融合過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 特點。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 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
(4)上圖中主要是 的存在說明此細胞是一個真核細胞。能夠大大增加細胞內膜面積的是 。
(5)生物膜系統除了圖中所示外,還包括 膜,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可以模擬生物膜的 功能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下面圖1和圖2分別表示某一生物體內細胞有絲分裂圖像與圖解,其中字母表示時間點,O→F時間段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請據圖回答問題。
圖1 圖2 圖3
(1)圖1所示的細胞變化發生在圖2中的 時期(填字母)。
(2)O→B時段為細胞有絲分裂的____期,此時細胞內發生的活動主要是______________,
其中后者的發生與核糖體有直接關系。
(3)高中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堿性染料是______________,持續
觀察圖1所示的細胞,_____(能、不能)觀察到下一個時期。
(4)圖中B→C時段細胞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比例為 ,這種比例將持
續到圖2的 點才可能開始變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細胞處于圖2中的DE時期,
則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5)觀察染色體的形態、數目的最佳時期位于圖2中的具體時段是_________,請在圖3的虛線方框內畫出該時期植物細胞(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條)有絲分裂模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打算用車前草完成《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
(1)取葉片的下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入含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O.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原生質層內外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_。
(2)若將葉片的下表皮細胞依次浸于蒸餾水、0.3g/ml蔗糖和0.7g/mlKNO3溶液中,觀察其原生質體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結果如上圖所示,則A、B、C三條曲線中表示細胞在蒸餾水中、0.3g/ml蔗糖和在0.7g/mLKNO3溶液中的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內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以上實驗原理簡要寫出測定某種植物
細胞細胞液的實驗設計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下綜合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
B.內環境穩態有利于新陳代謝過程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C.維持內環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于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
D.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