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病毒表面的兩類蛋白質是在類脂層內合成的 |
B、該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 |
C、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學元素 |
D、利用高溫等常規方法難以殺滅甲型HIN1流感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細胞代謝所需要的ATP全部來自線粒體 |
B、胰島素的調節作用與細胞膜上的受體有關 |
C、分泌蛋白的形成與細胞的膜系統有關 |
D、核孔有一定的選擇性,是大分子的通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核糖、葡萄糖、糖原 |
B、脫氧核糖、葡萄糖、纖維素 |
C、核糖、脫氧核耱、糖原 |
D、脫氧核糖、核糖、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
B、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D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最多 |
C、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是因為氣孔關閉,葉片對CO2的吸收減少 |
D、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利用該單克隆抗體與該病毒核衣殼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方法可診斷出病毒感染者 |
B、用純化的核衣殼蛋白反復注射到小鼠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均為單克隆抗體 |
C、將等量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混合,經PEG誘導融合成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 |
D、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均使感染者發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前20天中①②③的含量都比較低,并在此期間都逐漸增加 |
B、用含碘豐富的飼料持續喂養蝌蚪,可使蝌蚪早于38天發育成小型成蛙 |
C、若蝌蚪切除了垂體后不能發育成蛙,說明促甲狀腺激素的功能是促進發育 |
D、切除成蛙的垂體,甲狀腺可能出現萎縮,①②③的含量都會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象 |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爾是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實驗中對父本進行了去雄處理 |
D、孟德爾進行的測交實驗屬于檢驗推理環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