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A、神經遞質和突觸后膜受體的作用 |
B、抗體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
C、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 |
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選項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無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數32P、少數31P |
C | 少數有 | 全部32S | 少數32P、多數31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數32P、多數31P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應該選一個處于間期的細胞,持續觀察它從間期到末期的全過程 |
B、如果在低倍鏡下看不到細胞,可改用高倍物鏡繼續觀察 |
C、如果在一個視野中不能看全各個時期,可移動裝片從周圍細胞中尋找 |
D、如果視野過暗,可以轉動細胞準焦螺旋增加視野的亮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因為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
B、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論證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C、探究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實驗用到模型建構的方法 |
D、將S型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加入含R型菌的培養基中,培養基中將產生S型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K值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 |
B、K值時種群數量最大 |
C、同一環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 |
D、同一生物在不同環境條件下K值可能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受精過程就是指Ⅰ+Ⅱ的過程 |
B、Ⅲ所示過程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
C、有性生殖實現了實現了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增強了生物的變異性 |
D、Ⅰ和Ⅲ過程都會發生DNA的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若32P標記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則可能原因是攪拌不充分 |
B、將S型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培養基中均有R型菌出現 |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成功,是因為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將蛋白質與DNA分開研究 |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A、實驗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由尖端產生的化學物質引起的 |
B、溫特最早分離到生長素,并確認它就是吲哚乙酸 |
C、胚芽鞘向右側彎曲生長,體現了生長素的作用具兩重性 |
D、如胚芽鞘b給予左側光照射,胚芽鞘將變向光源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