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二倍體植物的花色受獨立遺傳且完全顯性的三對基因控制,說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于I抑制D的表達,所以形成紅色物質的基因組成為iiD-R-.突變體①和突變體③是染色體結構發生變異,突變體②是染色體數目發生變異.突變體①減數分裂可產生R、rr、Rr、r四種配子,比例為1:1:1:1;突變體②減數分裂可產生R、Rr、rr、r四種配子,比例為1:2:1:2;突變體③減數分裂可產生R、rr兩種配子,比例為1:1.
解答 解:(1)正常情況下,圖1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iiDDRR、iiDdRR、iiDDRr和iiDdRd共4種.甲圖體現了基因對性狀控制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某正常紅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現了兩種表現型,如果是iiDdRR或iiDDRr,則子代中表現型的比例為3:1;如果是iiDdRd,則子代中表現型的比例為9:7.
(2)基因R與突變后產生的r基因,兩者是互為等位基因,所含的脫氧核苷酸數目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3)由于基因型為iiDdr的細胞中缺少R,不能形成紅色物質,所以其發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該變異是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染色體數目變異或缺失的結果,突變體①在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故含有72條染色體.
(4)由于iiDdRrr植株中多了一個r基因,又體細胞中r基因數多于R時,R基因的表達減弱而形成粉紅花突變體.因此用iiDdRrr植株與基因型為iiDDrr的植株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的表現型與比例.如果子代中紅:粉紅:白為1:1:2,則其為突變體①;如果子代中紅:粉紅:白為1:2:3,則其為突變體②;如果子代中紅:白為1:1,則其為突變體③.
故答案為:
(1)iiDDRr或iiDdRR(寫全才給分)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相等或不相等
(3)染色體數目變異 72
(4)1:1:2 1:2:3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與性狀關系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 | B. | 1:2 | C. | 1:3 | D.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單體數始終與DNA分子數相同 | |
B. | 染色體和DNA分子的加倍是不同步的 | |
C. | 紡錘體和染色體均發生周期性變化 | |
D. | 細胞周期中,間期mRNA的含量高于分裂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 |
B. | 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 |
C. | 細胞溶膠是多種代謝活動的場所 | |
D. | 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種蛋白質都含有C、H、O、N、S、P、Fe 等元素 | |
B. | 每種蛋白質都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 | |
C. | 蛋白質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
D. | 蛋白質是肽鏈以一定方式形成具有復雜空間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 |
B. | 兩個親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 | |
C. | 上述雜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體中能穩定遺傳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為$\frac{3}{64}$ | |
D. | 上述雜交的子代中,無香味感病個體占$\frac{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瓊脂 | H2O |
1.4g | 2.1g | 0.2g | 10.0g | 1.0g | 15.0g | 1 000mL |
纖維素粉 | NaNO3 | Na2HPO4•7H2O | KH2PO4 | MgSO4•7H2O | KCl | 酵母浸膏 | H2O |
5g | 1g | 1.2g | 0.9g | 0.5g | 0.5g | 0.5g | 1 0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細胞器只有①②⑤ | |
B. | ①③⑤上進行的反應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 |
C. | 觀察活細胞中的④不需要染色 | |
D. | ①與③之間的轉化能體現生物膜的流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金溪縣一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參是一種適宜在森林底層生活的植物,胡楊是一種適宜在沙漠環境生活的植物。圖1是上述兩種植物(用甲、乙表示)單位時間內吸收與釋放二氧化碳的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2表示甲植物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在圖1中四種不同光照強度(0、b1、b2、c)下的生理狀態,請據圖分析回答:
(1)甲、乙兩種植物分別是 、 ;當光照強度為b1時,甲植物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 。
(2)對于甲植物來說,圖2中Ⅰ、Ⅱ、Ⅲ、Ⅳ狀態對應圖1的光照強度依次是 。
(3)假如胡楊、人參兩種植物葉綠體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類囊體層數存在較大差異,從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角度分析,含有較大基粒和較多類囊體層數的植物是 。
(4)在漫射光環境中,光線以較短波長的光占優勢。如圖為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吸收光譜(暗帶表示被吸收的光線),則胡楊、人參兩種植物的葉綠體中,葉綠素a含量相對較多的植物是 。
(5)在生產實踐中人工栽培乙植物。若圖1表示乙植物在溫度、水分適宜的條件下測得的曲線,則d點之后限制增產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為了提高乙植物的產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機肥料(如農家肥)的辦法,增施有機肥后,若保持溫度等條件不變,則d點將向 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