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最能體現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的是
A.C、H、O三種元素是組成玉米和人體的基本元素
B.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沒有一種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別很大
D.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是大體相同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0.(9分)人類和果蠅都是XY型性別決定。在人類和果蠅中性染色體和性別的關系如下表:
XY | XX | XXX | XXY | XO | XYY | |
人的性別 | 雄性 | 雌性 | 超雌性 | 雄性 | 雌性 | 超雄性 |
果蠅性別 | 雄性 |
| 超雌性(不能存活) | 雌性 | 雄性 | 雄性 |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人類男性的性別取決于是否含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體,該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性指數是指X染色體的數目和常染色體組數的比,超雌果蠅的性指數為_________;某雄果蠅的性指數為0.5,該果蠅體細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條染色體。
⑶性染色體組成為XYY的男性比普通男性高,但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多數不育,性格孤僻、粗暴,屬于_________遺傳病。該患者患病的原因最可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_(填“父親”或“母親”)有關。
⑷蜜蜂的性別決定主要與染色體組數目有關。正常的雌蜂是二倍體,未受精的卵發育成雄蜂,受精卵發育成雌蜂(填“蜂王”或“工蜂”),則雄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倍體;假設蜂王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則該蜂王子一代雄蜂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下列哪一組可解釋細胞的統一性,細胞的多樣性:
A.相同的結構基礎,細胞分化
B.相同的生理功能,細胞增殖
C.相同的化合物組成,細胞分化
D.相同的元素組成,細胞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8.在兩個相同的密閉、透明玻璃室內各放置一盆長勢相似的甲、乙兩種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下,用紅外線測量儀定時測量玻璃室內的CO2含量,結果如下表(假設實驗期間光照、水分和溫度等條件恒定不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0~23min期間,甲和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都逐漸減小
B.在0~25min期間,CO2含量逐漸降低是有氧呼吸減弱的結果
C.在0~25min期間,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數據說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8、牙齒表面的垢膜含有大量的細菌,下方曲線圖表示某兒童的牙齡垢面pH值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當pH低于臨界pH值時,便可能引起蛀牙,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引起pH下降是因為唾液分泌增多
B、引起pH下降是因為胃酸增多
C、該類細菌能產生鹽酸
D、糖類物質的增加,有利于細菌進行乳酸發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5.下列關于農業生態系統設計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根據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鏈,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B.根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鏈,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
C.合理設計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是為了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
D.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生態農業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農民貯存稻種前,要將收獲的稻種放在陽光下暴曬一段時間,如果曬的時間不夠,稻種在堆放時會發熱以至霉爛;研究發現這種發熱與種子消耗氧氣成正比關系。種水稻時,農民又要將稻種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產熱速度也越來越快,種子逐漸變“甜”了,再經過一段時間后種子開始發芽,這時水稻種子內的水分含量達到峰值。根據上述事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霉爛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霉菌大量繁殖,其次是無氧呼吸
B.暴曬可以使種子中的水分完全去除
C.種子變甜是因為產生了許多麥芽糖的原因
D.水稻種子在浸泡過程中通過滲透作用大量吸水,為發芽做好準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的氨基酸可能由相同的轉運RNA來轉運
B.性腺中只表達和性別決定相關的基因
C.同一個細胞中的不同核糖體上可以合成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肽鏈
D.組成染色體的DNA和蛋白質都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