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將H1N1流感病毒抗原的基因導入骨髓瘤細胞,并使該基因表達 |
B、將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基因導入骨髓瘤細胞,并使該基因表達 |
C、將產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并進行體外大規模培養 |
D、將骨髓瘤細胞中的癌基因導入能產生抗H1N1流感病毒抗體的效應B細胞中,并使癌基因表達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微生物利用的是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 |
B、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該系統中能量的傳遞效率 |
C、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可以促進物質循環再利用 |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兩種小鼠被感染后,B淋巴細胞均能增殖分化 |
B、突變小鼠被感染后,T淋巴細胞的功能是正常的 |
C、推測此突變可能發生在抗體基因 |
D、推測此突變可能發生在T淋巴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②④⑤⑧ | D、②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是根毛細胞的細胞膜,通過中耕松土可促進b物質的吸收 |
B、若是線粒體膜,b和c過程運輸的氣體分別是O2、CO2 |
C、若是突觸前膜,則突觸間隙位于圖示膜的下部 |
D、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變小,這說明B具有選擇透過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乙兩種膜分別是葉綠體內膜和線粒體內膜 |
B、圖甲中的[H]將要用于C3的還原,圖乙中的[H]主要來自丙酮酸分解為CO2的過程 |
C、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
D、兩種膜上發生的生化反應可以同時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m-n+z |
B、m-n-z |
C、m-z+n |
D、m+z+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