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1.(18分)某種鳥類(2N=76)為ZW性別決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問題:
(1)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體上
①雌性鳥類羽毛的顏色有____________種,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兩只羽毛顏色相同的個體雜交,子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則親代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____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另有一對不在性染色體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進行了右圖所示的雜交實驗:
①根據雜交實驗可以判斷,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灰色斑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②F2中基因型種類最多的性狀是__________,讓F2中的純灰色雄鳥與灰色斑點雌鳥雜交,子代新出現的羽毛性狀占____________。
③斑點羽毛的鳥在自然環境中比純色羽毛的鳥更容易被天敵發現,將F2全部個體放歸自然界多年后,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將____________(“變大”或“不變”或“變小”)。
2.(9分)下圖是制備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單克隆抗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利用PCR獲取目的基因的過程中,反應體系內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據______________合成的引物,且反應需要在一定的_________溶液中才能進行。
(2)選用EcoRI和XhoI雙酶切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P40基因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并在大腸桿菌內維持穩定和表達,該過程可稱為___________。
(3)過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____________處理。若把在HAT選擇培養基上存活的細胞全部培養在同一培養基中,并從中提取出的抗體_______是或不是)單克隆抗體。圖示過程應用的生物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三第三輪適應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與水分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
A.貯藏中的種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狀態
B.水從根系向地上部分的運輸與細胞壁無關
C.適應高滲環境的動物可排出體內多余的鹽
D.缺水時,動物體的正反饋調節能促使機體減少水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高考模擬(二)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已知保加利亞玫瑰有淡粉色、粉紅色和白色三個品種,其花色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現有某科學興趣小組,將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紅色4個純合品種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其中實驗3由于相關記錄資料丟失,導致表現型比例缺失):
實驗1:淡粉色×粉紅色,F1表現為淡粉色,F1自交,F2表現為3淡粉:1粉紅。
實驗2:白甲×淡粉色,F1表現為白,F1自交,F2表現為12白:3淡粉:1粉紅。
實驗3:白乙×粉紅,F1表現為白,F1×粉紅,F2表現為白、淡粉、粉紅。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保加利亞玫瑰的花色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根據理論推算,實驗3的F2表現型中白:淡粉:粉紅= 。
(2)保加利亞玫瑰的色素、酶和基因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圖中顯示出基因與性狀的數量關系是 。
②上述基因在控制相關酶的合成過程中,前體mRNA的加工場所位于 。
③若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則控制酶2的基因是 ,實驗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別為 、 。
(3)請用遺傳圖解表示實驗3中F1與粉紅植株雜交產生子代的過程(要求寫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下圖是利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制備三聚氰胺特異性抗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要用到 和 技術。
(2)由于三聚氰胺分子量過小,不足以激活高等動物的免疫系統,因此在制備抗體前必須對其進行①過程,下列物質中不適合作“擴容”抗原分子的是( )
A.蛋白質 B.多糖 C.磷脂 D.核苷酸
(3)②過程會使小鼠產生能分泌相應 的B淋巴細胞,此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 免疫。
(4)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所基于的免疫學基本原理是 。
(5)③過程動物細胞特有的促融方法是用 ,④過程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基篩選,會使 的細胞死亡;選出的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 ,才能獲得產三聚氰胺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株。
(6)制備的三聚氰胺單克隆抗體可用于檢測乳制品中存在的微量三聚氰胺,說明三聚氰胺單克隆抗體具有 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植物幼苗根部橫放一段時間后顯微鏡下的部分細胞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圖是植物幼苗根部的顯微鏡下橫切片圖
B.重力的方向是自b→a
C.b側細胞的細胞周期短
D.生長素在根部a側與b側的作用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蕪湖市高三畢業班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田鼠基因型為FfXDY,下列有關它體內細胞分裂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XD與XD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
B.基因F和D隨機組合發生在同源染色體分離之后
C.精原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需要經過變形
D.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可以產生4種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高三4月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萘乙酸(NAA)是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廣泛,其生理作用與濃度密切相關。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對扦插枝條生根作用的最佳濃度范圍的實驗方案,請你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完善。
(1)實驗原理:萘乙酸與生長素一樣,對植物生長的調節作用具有 性。
(2)實驗過程與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長良好的半木質枝條,剪成5~7cm,每段插條芽數相同。
②實驗:將插條分別用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奈乙酸溶液處理(如圖1)8~12 h后,再將處理過的插條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適宜溫度條件下培養,觀察并記錄實驗數據。
③建模:根據實驗數據,建立數學模型如圖2
(3)結果分析與評價:
①數學模型是用來 。
②從圖2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
③為了提高所建數學模型的科學性和可靠性,請改正圖l所示的實驗方案中一處明顯的不足: 。
④若利用上述實驗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對葡萄插條生根作用的最佳濃度范圍時,除第一組外其余各組均沒有長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三下學期5月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正常人體內的胰島素、呼吸酶都是與特定的分子結合后發揮作用
B. 血漿和淋巴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
C.一個漿細胞只能產生一種抗體
D. 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生長素不能極性運輸,根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為某些小分子物質供給大豆。為研究這些物質對大豆幼苗生長的影響,在不含有機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葉等有機物,充分作用后播種大豆種子,出苗一段時間后測定大豆有關指標,結果如表。請分析回答:
分組 | 有機物投放量(kg) | 葉綠素含量(mg/m2葉) | C5轉變為C3效率 | 總光合速率(mgCO2/h) |
甲 | 0 | 0.80[ | 20% | 2.69 |
乙 | 20 | 2.37 | 41% | 4.46 |
丙 | 40 | 4.65 | 82% | 8.98 |
(1)該實驗的實驗組是 ,表格中除了 以外其它的都是因變量。
(2)測定大豆葉片葉綠素含量時,提取色素的試劑及分離色素方法分別是 和 。
(3)據表分析有機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中為葉綠素合成提供了大量的N、Mg等必需礦質元素,葉綠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進光反應合成更多的 以促進暗反應。
(4)結合表格聯系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程分析:該實驗選擇測定葉綠素含量、C5轉變為 C3效率的目的是探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