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胰島素釋放實驗:控制培養液中葡萄糖的濃度,檢測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量.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在糖濃度高時,胰高素分泌多,在糖濃度低時,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根據如圖1所示實驗結果可知干細胞誘導成功.
2、體內移植實驗:將該細胞移植到胰島細胞被破壞的小鼠體內,測小鼠血糖含量.由圖2可知,移植后小鼠血糖濃度降低,該結果支持胰島素釋放實驗.為了防止出現免疫排斥,在進行細胞移植時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
解答 解:(1)胚胎干細胞取自小鼠的囊胚(內細胞團).取出的干細胞要進行動物細胞培養,該過程需要向培養液中加入誘導物,誘導其細胞分化形成胰島樣細胞.
(2)因為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在糖濃度高時,胰高素分泌多,在糖濃度低時,胰島素分泌量減少,因此,圖甲所得實驗結果表示干細胞誘導成功.
(3)要檢驗胰島B細胞有沒有分化形成,需將該細胞移植到胰島細胞被破壞的(也可以是患有糖尿病的)小鼠體內,再測定血糖的含量,與對照組比較,從結果圖可知,移植組的血糖濃度最終恢復穩定到正常值,而未移植組血糖濃度仍較高,說明了誘導實驗成功.在進行細胞移植時用同一品系的小鼠目的是防止出現免疫排斥反應導致實驗失敗.
(4)本題屬于開放題.只有答案合理即可.本研究的意義:誘導胚胎干細胞向胰島β細胞的分化,為糖尿病的細胞治療提供了一條可能的新途徑.(或:進一步探索胰腺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信號調節通路和誘導因子;或:通過體外對胚胎干細胞的特定誘導,獲得大量可以用作體內移植的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細胞).
故答案為:
(1)早期胚胎(囊胚;內細胞團細胞;胎兒生殖腺細胞;原始性腺細胞) 細胞分化
(2)在葡萄糖濃度高時,胰島素分泌多,在葡萄糖濃度低時,胰島素分泌少
(3)支持 防止出現免疫排斥
(4)誘導胚胎干細胞向胰島B細胞分化,為糖尿病的細胞治療提供了一條可能的新途徑(或:進一步探索胰腺發育過程中的關鍵信號調節通路和誘導因子;或:通過體外對胚胎干細胞的特定誘導,獲得大量可以用作體內移植的具有分泌胰島素的功能細胞).
點評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胚胎干細胞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血糖調節的具體過程,掌握參與血糖調節的激素及其作用;識記胚胎干細胞的來源、特點及相關應用,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細胞多數區域呈綠色 | |
B. | 用重鉻酸鉀檢驗發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時,直接將2 mL重鉻酸鉀倒入發酵液中 | |
C. | 驗證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對實驗小鼠應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
D. | 利用標記的抗體研究光反應過程中的H2O光解和暗反應過程中CO2的固定和還原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35S標記噬菌體,35S出現在氨基酸的R基中 | |
B. | 用18O同時標記CO2和H2O,驗證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H2O | |
C. | 用3H標記核苷酸,揭示合成的分泌蛋白運輸到細胞外的過程 | |
D. | 給豚鼠供應18O2,有氧呼吸的產物中有H218O,不可能有C18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 | B. | 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 ||
C. | 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小 | D. | 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泰安期中)對圖1中1﹣4號個體進行基因檢測,將含有該遺傳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關DNA片段各自用電泳法分離.正常基因顯示一個條帶,患病基因顯示為另一個不同的條帶,結果如圖2.下列有關分析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圖2中的編號C對應系譜圖中的4號個體
B.條帶2的DNA片段含有該遺傳病致病基因
C.8號個體的基因型與3號個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D.9號個體與該遺傳病攜帶者結婚,孩子患病的概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而d基因不是 | |
B. | D基因能決定生物性狀而d基因不能 | |
C. | 兩基因的4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 | |
D. | 兩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位置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