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形:
圖1:細胞①②③④表示減數分裂,由于兩次細胞質的均等分裂,說明①②③④分別是精原細胞(間期)、初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①⑤⑥表示有絲分裂,⑤表示有絲分裂中期,⑥表示有絲分裂末期.
圖2:AE表示有絲分裂,其中CD表示有絲分裂后期;FI表示減數分裂,其中FG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
解答 解:(1)根據圖1中細胞②中基因的分離圖可知,細胞①經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基因型是AB、ab.
(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細胞③是次級精母細胞,細胞⑤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個DNA.細胞③④都表示次級精母細胞,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可能不含X染色體.
(3)圖2中,AE表示有絲分裂,其中CD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圖1細胞④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含有2個染色體組,應對于圖2中的H-I段.圖2中FG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可發生基因重組的是.
(4)圖2中GH段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導致子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故答案為:
(1)AB和ab
(2)次級精母細胞 8 ③④
(3)有絲分裂后(期) H-I 2 F-G
(4)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和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律,能準確判斷圖中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曲線圖中各區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時期,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結合水--細胞中的良好溶劑 | B. | 脂肪--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 ||
C. | 葡萄糖--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 D. | 核酸--生命活動的承擔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質基質能為細胞代謝提供所需要的物質 | |
B. | 肽鏈經內質網加工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 | |
C. | 在低等植物細胞中,中心體與其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 |
D. | 人體不同組織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數量相差不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和③相間排列,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
B. | ④的名稱是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 |
C. | 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 |
D. | 含腺嘌呤17%的DNA比含胞嘧啶15%的DNA耐熱性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ab′c、ab′c、abc | B. | ab′c、a′bc′、ab′c、a′bc′ | ||
C. | ab′c′、a′bc、a′bc′、ab′c | D. | a′bc、ab′c、ab′c、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熱殺死的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 | |
B. | 活的、但缺乏多糖莢膜的肺炎雙球菌 | |
C. | 加熱殺死的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和缺乏細胞莢膜的肺炎雙球菌的混合物 | |
D. | 既缺乏多糖莢膜又加熱殺死的肺炎雙球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精卵中全部遺傳物質,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 |
B. | 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雙方的細胞核相互融合 | |
C. | 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與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相同 | |
D. | 受精過程中首先發生了精子與卵細胞間的識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上海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分析關于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研究背景】蝌蚪遭遇捕食者攻擊時,尾部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
【問題提出】尾損傷是否影響蝌蚪的游泳速度?
【研究假設】輕微尾損傷對游泳速度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實驗設計】
(1)采集某地多個水塘中特定發育期的林蛙蝌蚪回實驗室飼養。對在多個水塘中取樣的最合理解釋是 。
A.擴大樣本數量 B.增加樣本種類
C.增加取樣隨機性 D.均衡性別比例
(2)為使蝌蚪更好地適應飼養箱環境,控制因素應包括 (多選)
A.水溫 B.室溫 C.濕度 D.水生植物
(3)選尾部完整的蝌蚪,統一編號后分為三組,用于尾損傷處理。分組的最重要依據是 和
(從下列關鍵詞中選擇)。
蝌蚪顏色 尾長 來源地 游泳速度 蝌蚪編號
根據尾損傷處理情況,將上述三組蝌蚪命名為輕微損傷組(QW)、嚴重損傷組(YZ)、對照組(不損傷,CO),帶傷口愈合后進行后續試驗。
【數據采集】記錄實驗數據,包括編號、組別、原始尾長、斷尾前游泳速度(V1)、斷尾后尾長以及斷尾后游泳速度(V2)。
【實驗結果】
(4)圖20所示實驗數據處理方式中,能支持研究假設的有 和 。
(5)探究斷尾前后尾長與游泳速度的關系,得到圖21。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
①游泳速度與尾長呈正相關 ②游泳速度與尾長的關系與尾損傷無關
③在相同尾長情況下,尾損傷蝌蚪游泳速度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